以工代赈,赤峰探索防沙治沙新模式
www.ayx.com 政府网 //www.gztrp.net 2023-12-14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初冬的塞外沙地,西北风5—6级,最低气温零下18摄氏度。但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格日僧苏木治沙项目区,工人们仍在热火朝天地打孔插柳,力争在大雪来临前完成草方格插黄柳作业。

这里是格日僧苏木以工代赈治沙项目区,也是翁牛特旗乃至赤峰市首个以工代赈防沙治沙项目施工现场。以工代赈的用工方式吸引了周边农牧民踊跃参与,为正在进行的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秋冬会战注入了强劲力量。

翁牛特旗位于赤峰市两大沙地之一的科尔沁沙地西缘,是赤峰市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重、治理最难的地区。居住在沙区的14万农牧民,期盼早日告别风沙之苦。

完成艰巨的治沙重任,不仅需要科技,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以及适应防沙治沙新形势的政策。

今年,翁牛特旗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秋冬会战中,探索以工代赈治沙模式,明确谁的谁有、谁的谁治、谁的谁管、谁的谁用,积极鼓励引导广大农牧民自愿就近参与防沙治沙,实现治沙致富。全旗投入项目资金2683.38万元,计划在9个苏木(乡镇)的19个嘎查(村)固沙造林6.2万亩。

项目主要以当地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农服务合作社为主体组织实施,结合“三变”改革和三位一体工作,采取“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农牧民”的模式,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农村低收入群体,按照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的方式实施项目建设。同时,通过不断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进一步调动了务工群众参与治沙造林积极性。

格日僧苏木承担了2023年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项目的一部分,工程固沙和灌木造林各5490亩,项目总投资额486.62万元,实施主体为格日僧苏木布日敦嘎查股份经济合作社。当地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机械出机械,通过多种方式全民参与防沙治沙。嘎查9人出资270万元入股,作为启动资金,其余群众投工投劳获得劳动报酬。

实践证明,以工代赈防沙治沙带来了4个变化:改变了原来“政府在做、群众在看”的情况,实施主体变成嘎查集体,施工人员变成农牧民,实现了全民参与的目的;农牧民能够就近就业务工,增加收入,增加了他们的获得感;原来通过招投标,由中标单位施工,与嘎查集体经济没有关系,现在由嘎查集体实施,增加了嘎查集体经济收入;5年的封育禁牧管护期内,农牧民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自觉实施禁牧政策,共同巩固防沙治沙成果。

以农牧民和嘎查集体增收为例。按照规定,项目资金的20%用于劳动用工,这意味着97.32万元将发放给参与工程的农牧民。工程固沙每亩100元,一人一天平均治理3亩可收入300元,农机一天收入600元,六驱农用汽车一天收入1200元。项目资金的2%交给嘎查集体,大约10万元,用于公益支出。

今年50岁的蒙古族牧民那存格希格是布日敦嘎查牧民,也是村里的脱贫户。他说,村里实施以工代赈防沙治沙项目后,他贷款4万元买了一台四轮农用拖拉机,加入了治沙大军。连人带车一天纯收入600元,现在不仅还清了贷款,还余下两万元。

格日僧苏木副苏木达乌云毕力格介绍,苏木始终秉持全民参与的理念,通过以工代赈已带动周边群众300人次参与防沙治沙,现已全面完成工程固沙和灌木造林任务。

“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了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的乘数效应,构建起全民参与、群策群力的防沙治沙新格局,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双赢。”翁牛特旗林草局局长陈宗涛说。(敖东 刘忠友)




无障碍
搜 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