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在水中觅食(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石枫 摄
新华社哈尔滨12月12日电 题:为了让更多丹顶鹤飞过——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见闻
新华社记者胡璐、石枫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多年前,一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用凄美动人的旋律,唱出一位女孩为寻找一只走失的珍禽而不幸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事迹。
这位女孩,就是我国环保战线因公殉职的烈士徐秀娟,她生前是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护鹤员。
近日,记者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的湿地保护法集中采访活动来到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场感受到随着当地湿地保护工作的推进和湿地保护法的贯彻实施,越来越多的人们积极投入到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中,唱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歌。
12月的松嫩平原,天寒地冻。50多岁的徐惠早晨7点就来到保护区,把一些丹顶鹤活动区域里的坚冰砸开。“这样它们就能喝着水了。”徐惠说。
徐惠是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化训飞组组长。2006年,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丹顶鹤、促进人工养殖丹顶鹤的繁衍,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当地招聘饲养员。正在外地跑长途车的徐惠回家养鹤,从卡车司机转行饲养丹顶鹤,一干就是17年。
这份工作无疑是辛苦的。开春的时候,野生丹顶鹤会成群到来,饲养员们需要跟踪鹤的繁衍活动,包括找领地、筑巢产卵、孵化,以便更好地保护它们。有的小鹤如果生下来体弱多病,饲养员就要第一时间救护、照看,直到康复后让它们回归大自然。而人工繁殖的丹顶鹤也需要经常巡护,有时候还要固定喂食,呵护它们直到逐步融入野生种群。
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在水中觅食(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石枫 摄
“鹤有灵性。刚开始做这份工作的时候,没想过这么忙,可也没想过会这么喜欢。”徐惠说,赶上丹顶鹤繁殖期,有时候忙得2个月都没法回家,稍有空闲他就得去看周边的湿地。“爱鹤就要努力保护好湿地,让更多的鹤群有更好的家园”。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守护丹顶鹤等珍禽和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多措并举保护湿地,实施了扎龙湿地居民搬迁工程,让搬迁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整体提高,也减轻了人为因素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二级调研员王文锋说,从2007年开始,保护区管理局保留芦苇带,既为鹤类及其他鸟类提供巢材及隐蔽场所,也让湿地生态更好。还出资保留大庆市林甸县建国村近千亩旱地玉米农作物,用于野生迁徙鸟类食源补充,解决了“人鸟争食”的问题。
2022年6月1日,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齐齐哈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乔伟杰告诉记者,为了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一法一例”,齐齐哈尔市建立了“林长+检察长”“林警长”协作机制,通过卫星遥感、日常监督等方式,严厉打击破坏湿地资源违法行为。利用世界湿地日、黑龙江湿地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湿地保护法学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公众增强湿地保护意识。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当地主动救护受伤鸟类的百姓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丹顶鹤在这里停留驻足、繁衍生长。
“记得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刚成立时,丹顶鹤的数量还很少,我们见到它并不容易。如今,保护区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稳定在300只左右,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野生丹顶鹤繁殖地。”王文锋骄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