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学习贯彻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精神> 防治成效

用科技力量服务“大国治沙”

2023-06-12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打印本页

分享到:


有着沙漠“活字典”美誉的中国林科院治沙专家高尚武研究员198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实验基地勘察 中国林科院供图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防沙治沙实践来看,防沙治沙的发展史就是科技治沙的发展史。防沙治沙的需求推动了科技治沙的发展,而科技治沙的发展促进了防沙治沙的高质量发展,促使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面对沙害肆虐束手无策,到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成为今天成果丰硕的治沙大国,并引领全球的荒漠化防治。

中国林科院从新中国诞生之初,就一直是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科技力量。曾主持“大敦煌生态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指出,在70多年的防沙治沙实践中,中国林科院的治沙科技工作者紧密围绕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需要,积极服务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展了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防沙治沙关键技术攻关、沙生植物资源育种培育、荒漠生态系统观测网络体系构建、防沙治沙国际履约等方面的研究和服务,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国家治理沙漠化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中国防沙治沙走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赓续传承

坚守防沙治沙一线

70多年来,中国林科院在防沙治沙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扎根基层一线的真博士、真专家,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为祖国的生态保护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着沙漠“活字典”美誉的治沙专家高尚武研究员是中国林科院最早开展防沙治沙研究的专家之一。

1949年,高尚武加入国家华北地区植被资源“察绥”考察团,从北京北上河北张家口,经内蒙古多伦、化德、商都至山西大同,开展资源综合考察。考察成果为后来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和建设性意见。1958年,高尚武担任治沙综合考察队大队学术秘书和专家组组长,与队员们一道,跑遍大大小小的戈壁、沙漠、盐漠,完成黄土高原区划报告,为1958年国务院召开的“内蒙古及西北六省、自治区治沙规划会议”提供了详细的文字、图片、数据资料和针对性建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拉开了新中国全面治沙的序幕。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高尚武为沙漠垦区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规划出谋划策,在毛乌素沙地研究固沙植物栽培,在巴彦淖尔开展防风林试验,参加榆林流动沙地飞机播种固沙试验,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实践经验,为我国西北地区防沙治沙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中国林科院的慈龙骏、周士威等专家组织科研人员联合攻关,首次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义,确定了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集成并优化了不同类型区荒漠化综合防治模式,使中国荒漠化研究与国际接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7年,以卢琦、吴波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治沙人,组织开展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揭示了库姆塔格沙漠及邻区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过程,以及库姆塔格沙漠的形成时代和演化过程,集成出版《库姆塔格沙漠研究》《库姆塔格沙漠综合自然地理图集》,填补了我国沙漠科考最后的空白。

2009年,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成立。依托该所取得的系列成果多次被国家级战略研究采用,并被广泛应用于“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为我国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以及沙区生态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2007年9月11日科考团队考察库姆塔格沙漠 吴波提供图

创新引领

成果入选国家创新成就展

中国林科院是我国荒漠化防治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牵头单位和技术示范应用单位,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计划项目,并获得林草行业首个国际科技合作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励百余项。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沙区的植被修复提供了新技术、新模式。

“沙漠化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模式研究”是中国林科院在防沙治沙研究领域获得的代表性科技成果和奖励,于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通过4个项目连续10年的综合研究,首次揭示了万年尺度我国沙漠形成规律,编绘了第一幅“中国荒漠化气候分区图”,为全国荒漠化监测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创新提出了四大典型区域的荒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示范面积超过26.67万公顷,潜在应用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

库姆塔格沙漠以分布有独特的“羽毛状沙丘”著称,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面积约228万公顷。2007—2017年,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下,中国林科院组织18家产学研单位,共同完成库姆塔格沙漠地质、地貌、植被、土壤、动植物和微生物等基础数据调查,揭开了中国独有的“羽毛状沙丘”的神秘面纱,首次发现并实地考察了大量存在于库姆塔格沙漠腹地的砾石丘,将这种独特的风沙地貌命名为“沙砾碛”,并收入新版自然科学名词。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系列成果先后入选“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

戈壁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在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新疆东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区域。2011年以来,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组织12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对分布于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戈壁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综合考察,厘清了戈壁定义及内涵,基于遥感与地面两种尺度,建立了戈壁分类基准,核清全国及分省区戈壁面积,完成中国戈壁分区区划图,出版了第一幅中国戈壁分布图。

“低覆盖度防风固沙技术与模式”是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在沙区实践研究中获得的重要技术成果,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针对传统生态治理工程中存在的固沙植被因密度过高、结构不合理而导致植被过早衰退死亡、防护功能下降等问题,中国林科院专家经过10余年的实验观测与技术研发,研究出低覆盖度治沙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建立了植被覆盖度在15%—25%就能够有效固定流沙的技术模式。成果被《国家造林技术规程》采纳,作为生态治理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地大面积推广。

“樟子松固沙林科学经营的关键技术”是中国林科院连续10余年开展定位研究集成的创新成果,于2021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2022年梁希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技术针对樟子松人工林面临的脆弱本底生境条件与全球气候变化双重影响,研究明确了樟子松固沙林林水关系不协调的主导环境因子与机制,揭示了樟子松“节水+控水+周转+早疏”的林分稳定性自维持机制,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示范达10.8万公顷以上。

未来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呈增加趋势。为厘清荒漠生态系统对降水增加的响应和适应规律,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专家设计开展“荒漠生态系统对人工模拟增雨的响应与适应”研究,于2008年在库姆塔格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沿降水梯度建立人工模拟增雨实验平台,连续15年来坚持开展实验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对于估算和预测未来降水增加和降水格局变化情境下我国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碳收支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正确认识荒漠生态系统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

与此同时,中国林科院的专家还将长期取得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以及典型生态系统类型的治理修复中,集成了一大批实用技术,并在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

如受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草局委托,承担并完成了“京津工程二期规划思路研究”,成果获国务院批复,为京津工程二期规划编制奠定坚实基础;牵头研发的“冬奥场馆周边植被智慧补水灌溉技术”成功应用在张家口崇礼区冬奥赛场,并入选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科技冬奥”关键技术和重大成果展。研发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石漠化治理技术、荒漠生态质量“星-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内蒙古呼伦贝尔沙化草地治理技术、西准噶尔盆地植被建设关键技术、川西北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复技术、青藏铁路沿线植被生态恢复与铁路沙害防治技术、矿区废弃地治理与植被恢复技术等为我国荒漠化防治及沙区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49摄氏度极端高温下植物胁迫实验 王锋供图

平台保障

健全荒漠化防治研究网络体系

为支撑荒漠化发生机制的定位观测研究与防沙治沙技术的试验示范,我国在北方沙区建立了一系列生态定位站。国家林草局的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已经建成了26个生态定位站。

中国林科院高度重视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等条件平台建设在防沙治沙研究中的支撑保障作用,为建立健全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目前,该网络已经建立了26个荒漠生态站,基本涵盖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并兼顾中南、西南地区一些非典型性沙地、岩溶石漠化、干热干旱河谷等特殊环境区域。

经过“九五”以来20多年的科技攻关和建设,中国林科院组织有关院校与科研单位在乔灌木防护林与固沙林营造、飞播治沙、沙化草地治理与修复、抗逆性植物材料选育与扩繁、沙产业开发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与试验示范,建立了一批研究与试验示范基地,在三北地区的8个省(区、市)建立了十大荒漠化防治研究与试验示范基地、69个示范小区,累计治理和示范面积超过8万公顷。

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简称“沙林中心”)前身是中国林科院磴口实验局,是高尚武于1978年着手筹建的内蒙古磴口荒漠化土地实验基地。沙林中心的建立,让我国林业拥有了永久性的沙漠实验基地和科技实验平台。经过40多年的发展,沙林中心在沙漠腹地先后建设了4个实验场,建成了集科研、示范、推广于一体,树种丰富、结构多样、功能较为完备的人工绿洲科学试验基地1万公顷,其中灌溉绿洲1333公顷。这不仅为我国荒漠化防治科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场所,同时也为荒漠化防治树立了示范样板。如今,沙林中心是国家林草局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生态站、防沙治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西北分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营造的农田防护林技术模式 李景章摄

智力服务

支撑科学决策和国际履约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绘就美丽中国蓝图,中国林科院立足科技创新,面向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积极建言献策,先后承担中国工程院、国家林草局和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项目,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北方防沙带系统治理、荒漠生态系统“养防治用”等战略研究;承担地方合作战略研究项目,重点开展贺兰山矿区生态修复战略研究、甘南农牧交错带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科尔沁沙地全域治理战略研究等工作。先后提交全国两会提案、省部级以上政策咨询报告32份,其中,两份咨询建议获得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并多次荣获民进中央参政议政成果奖励。

另外,正在牵头开展的《中国沙漠志》编撰工作,将系统总结中国沙漠科学研究60多年来的海量沙漠研究成果,建立科学完整、社会共享的国家级数据平台,为科学防沙治沙、国家整体战略布局和区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受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委托,承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简称《公约》)履约科技支撑工作。自2010年以来,5次完成履约国家报告,履约专家团队先后6次参加《公约》缔约方大会。特别是为2017年首次在我国举办的《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和科技保障。此外,还受国家林草局委托,完成起草《“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倡议》、“一带一路”荒漠生态系统自然遗产保护专项研究和《公约》履约机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等履约专项任务,展示了我国荒漠化防治成效,助力中国在国际舞台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目前,中国荒漠化防治和履约成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指出:中国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明确指出: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中国的荒漠化防治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白登忠 宋平 却晓娥 赵纳祺 李思瑶)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