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林草部门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真正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www.ayx.com 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把有没有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没有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要求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
6月1日,保护与利用专题研讨会在国家林草局举行,党组班子成员和相关司局单位负责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学增智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破解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矛盾、破解野生动物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矛盾专题,面对面分析存在问题、实打实研究工作举措。中央第三十四指导组负责同志到会指导。
学思想,从以学增智中明方向
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国家林草局按照中央要求,在深入、扎实上下功夫,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见实效。
连日来,国家林草局党员、干部深入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文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草工作重要论述摘编》,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做到深学细悟、笃信笃行、知行合一,把习近平总书记传授的宝贵思想财富转变为推动林草重点工作提质量上水平的生动实践。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在保护与利用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研讨会上,与会人员结合理论学习成果,首先从思想认识上提出破解问题的根本举措。
“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关键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要学习领会好‘两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草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是我们解决问题、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创新理论生动诠释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很多矛盾都可以通过共生得到解决。”
大家表示,要学习领会好“两个结合”,既实事求是、符合规律,又按照天人合一的要求,科学看待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而不是把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对立起来。
重实践,从调查研究中觅良策
国家公园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国之大者”。国家公园如何做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讨会上,大家就这个问题谈实情、建真言,相互启发。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近期,国家林草局党组班子成员领题调研,各单位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基层一线,从基层实践中、百姓呼声中找答案、想办法。研讨会上,通过基层调研得出的答案给大家上了生动一课。
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调研组广泛听取基层干部、职工、群众100多人次的意见建议,深刻感受到当地群众还没有充分享受到生态保护的红利,生产生活方式转型遇到了不少新问题。
增加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允许群众在一般控制区适度开展采集养殖活动、考虑设置人兽冲突物理隔离带……研讨会上,这些调研建议给大家带来深深思考。
国家公园建设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同步协调解决好生态保护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与会人员介绍,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青海省全面推行园区牧户生态公益岗位“一户一岗”政策,17211名牧民从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管护员,每户年均增加工资性收入2.16万元。武夷山国家公园推动“茶-林”“茶-草”模式的生态茶园建设,开展商品林赎买、毛竹林地役权管理,探索生态公益林差异化补偿,打造“生态美 百姓富”武夷榜样。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做足黎族文化、热带雨林、茶旅融合三篇文章,王下乡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同时,加快国家公园立法进程,科学编制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空间问题,增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湿地等补助政策的适应性、精准性、差别化,实事求是、分类处置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带着对基层呼声、群众建议思考而形成的招数、办法,也在研讨会上“和盘托出”,给与会人员以深深启发。
既体现中央精神、又接地气,既肯定成绩、又不回避问题,既优化顶层设计、又推广基层经验,大家充分运用学习成果、调研成果,以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着力破解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一个个难题。
顺民意,从解决问题中增福祉
妥善处理野生动物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矛盾,一直是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中的难点、焦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许多野生动物种群增长,活动范围扩大,特别是野猪等野生动物损毁农作物、伤人致害事件逐年增加。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必须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主动面对、积极回应百姓呼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办法。”研讨会上,大家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落到实处。
针对野生动物致害防控问题,与会人员建议,科学研判、及时预警、有效防控、合理处置,“应树立全过程防控的思维,统筹加强前、中、后各环节的防控工作力度。”“根据不同的致害原因,分类分层分区分阶段开展防控。”“监测很重要,做好种群监测才能研究核心区和一般控制区保护范围的合理性,这是心中有数的基础办法,要不然就是瞎子摸象、缺乏科学。”
通过在14个省区开展野猪致害防控试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野猪致害,同时在持续推进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为此,与会人员建议,在有效保护方面,关键在于强化对猎捕量的科学评估论证,防止滥捕现象;在合理利用方面,关键是要解决猎捕野猪的处置问题,开拓综合利用途径,协调有关部门加大补偿补助力度。
针对妥善解决人工繁育成熟物种的利用出路问题,与会人员建议,在调研、评估等基础上,调整纳入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对符合利用条件的消除制度障碍。
针对妥善解决野生动物药用面临的问题,与会人员认为,我国法律允许野生动物药用,但不同物种面临的药用问题各不相同,需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分类管理措施。比如,有的物种要纳入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明确其依法药用方向;有的物种要在强化保护监管和查验前提下,简化行政许可程序,实施标识管理措施;有的物种要严格禁止商业性利用。
在野生动物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个研讨中,大家有着强烈的共识,那就是必须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根据不同物种保护情况和利用需求,研究保护管理政策,实行科学评估,完善制度和技术规范,强化监管,加强正面宣传和舆情引导,既做到保护更加有效,又做到利用更加合理。
近3个小时的研讨,让与会人员收获满满、意犹未尽。大家表示,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草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遵循,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解决、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正确处理好既要又要的关系、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绝不能僵化、坚决不搞“一刀切”,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效。(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