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湿地保护> 湿地中国

宁夏银川:净化修复“湿地绿肾” 守护黄河生态安全

2023-10-06 来源:新华网

【字体:打印本页

分享到:

新华社银川10月6日电题:宁夏银川:净化修复“湿地绿肾” 守护黄河生态安全

新华社记者 任玮

塞上金秋,黄河两岸风景宜人。走进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河滩村的银川黄河湿地公园,波光粼粼的广阔水面好似银镜倒映着蓝天白云,空中鸥鸟翱翔、岸边林草丰美、园中游人漫步,铺陈开一幅生机盎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生态画卷。

“以前这里属于黄河的河滩地,有段时间环境变得很差,沟道里都是排放的废水,一到附近就能闻见臭味。后来政府在这里治理污水、清淤沟道,还修建了黄河湿地公园,现在水清了,滩也绿了,鱼和鸟都回来了。”河滩村村民顾金成说,如今的黄河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市民赏景观鸟、亲水休闲的好地方。

黄河两岸水清岸绿、风景宜人。(银川市委宣传部供图)

黄河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为市民送上生态美景,还为保护母亲河发挥重要作用。湿地公园通过环岛流动等方法对上游沟道来水延长流程、延缓流速,并种植水生植物达到涵养水源、生态修复的效果,使得进入黄河的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为银川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工程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银川黄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只是银川市守护黄河安澜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银川市实施并完成银川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工程,这是一个集黄河行洪区河滩地整治、水系连通、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黄河两岸水清岸绿、风景宜人。(银川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银川市水务局水利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岳晓燕介绍,银川市扩整连通南起永宁县中干沟、北至贺兰县北大沟的水系,截流11条排水沟汇入其中,调配改造使用3处滨河湿地,沿线补充新建5处人工湿地,进一步疏通现有湿地排水通道,形成南北贯通的长度约51.6公里、面积约1.1万亩的滨河水系,确保了贺兰县北大沟入黄口水质稳定在三类,黄河干流银川段水质保持二类进出。

“通过科学种植芦苇、菖蒲、睡莲等挺水、漂浮、沉水植物,形成水生植物体系1.89万亩,并投放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构建成由各类水生动物、植物、菌类、藻类等形成的完整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岳晓燕说,滨河水系借助水体循环净化,实现水系湿地联调联净,使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确保入黄排水沟水质全部达标,为母亲河注入“健康血液”。

冬季黄河沿岸湖泊湿地里栖息的野生鸟类。(资料图片,银川市湿地保护中心供图)

得黄河灌溉之利,银川平原自古沟渠纵横、湖泊棋布。如今,素有“塞上湖城”之称的银川,拥有湿地面积5.31万公顷,其中自然湖泊近200个。近年来,银川市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为目标,全面开展“美丽河湖”建设,连通扩整河湖水系,修复保护湿地生态,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提升水系岸线景观,不断推动河湖生态保护与治理取得新成效。

如今的银川,河湖湿地生态有效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市区湿地率达到10.65%,湿地保护率达到85%。目前全市有5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6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和1处国家重要湿地,12处自治区重要湿地。

冬季黄河沿岸湖泊湿地里栖息的野生鸟类。(资料图片,银川市湿地保护中心供图)

随着湿地自然环境明显改善,黄河银川段生态环境不断向好,黄河外滩湿地、黄河湿地公园等湿地成为候鸟栖息繁殖的重要场所。据统计,银川湿地现有野生鸟类242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8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24种。

“这几年在黄河岸边的广阔水域能看到的野生鸟类数量明显增加,一些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种类、种群也显著提高,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银川市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吕金虎说,这说明银川湿地是世界候鸟主要的迁徙通道、栖息地,也说明银川黄河冬季野生动物资源的完整性和物种多样性不断提升。

今年,银川市将继续在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等地开展驳岸整治、植被恢复等工作,着力恢复、打造黄河流域(银川段)生态廊道,并在银川黄河河流、湖泊湿地及银川滨河水系等区域开展候鸟越冬栖息地和取食地保护、春季迁徙候鸟疫病监测以及冬春季候鸟投食等工作,为湿地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繁殖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塞上湖城’的生态美景是母亲河的馈赠,持续加大河湖湿地治理力度,确保黄河水清岸绿、长治久安,这是银川的使命和任务。”吕金虎说。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