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湿地保护> 湿地中国

湿地生态修复让黄河三角洲愈加灵动

2023-06-02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打印本页

分享到:

黄河流贯万里、裹挟泥沙,以千百年的流淌与沉淀,在渤海入海口成就了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

每年,数百万鸟类来此捕食、栖息、越冬、繁殖,已成为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还孕育出柽柳、芦苇、盐地碱蓬、罗布麻、野大豆等丰富多样的植物。

为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在山东省东营市建立。近年来,保护区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破解补水之困,全力推进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修复。

如今的黄河三角洲以水为脉、百鸟翱翔,愈加灵动。

破解湿地补水之困

黄河三角洲具有滩涂、盐沼、河流、淡水沼泽、淡水湖泊等一系列多样的湿地类型,是全球罕有的典型河口湿地生态系统。

水是这里维护湿地健康、维系水鸟生存、维持植被生长的关键因素。

目前,保护区已经完成了今年第一次补水工作。初夏时节,记者在现场看到,保护区湿地碧波万顷、芦草丰美,一派生机盎然景象,不时有水鸟掠过水面,湿地生态之美尽显。

以前,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补水仅在上游调水调沙的汛期,通常是每年6—7月黄河流量较大时,开闸让水自流至湿地。

“这种补水方式,往往会造成‘湿半年干半年’的状态,并不符合鸟类和植物正常的生物节律。”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谢湉介绍。秋冬季水位高,越冬鸟类难以寻觅到“理想居所”;春季,植物破土发芽正需要水,却因大量蒸发,生长受限。

水是湿地的灵魂。为破解补水之困,近年来,保护区坚持用生态方式修复生态,网格化精准管理,探索形成了“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

通过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保护区已连通水系241公里、疏通潮沟9条共76公里,2022年新建、改建引黄口6个,在现行黄河流路两侧形成9个引黄口布局,引提水能力已从每秒不足40立方米提升至131立方米。

为提高补水能力,保护区将湿地划分为49个区域,通过分时、分区、分对象,根据植物生长、主要鸟类种群的用水需求,合理制订补水计划。“以前一年一补,现在一年双补或三补,全年不间断按需补水,实现了湿地水位精准控制。”谢湉说。

送水能力也在稳步快速提升。保护区实施水系循环连通工程,疏通黄河河漫滩遗留沟汊,恢复湿地与黄河的交流,形成大循环体系;同时,通过生态闸坝调节水位,模拟形成黄河自然漫溢过程,为原生湿地进行补水。如今,保护区范围内1.33万公顷主要湿地补水一遍从9天缩至4天。

保护区累计修筑、恢复生态堤坝41.6公里,蓄水基础进一步夯实。

近年来,保护区生态补水量、补水效率屡创新高。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年均生态补水超1.5亿立方米,较前10年平均值增加3倍多,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良性修复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科学恢复原生植物

记者一行人来到位于清八浮桥以东的黄河北岸。在这里,黄河淡水与海水相互作用,形成了淡水湿地—淡咸水交互区湿地—咸水湿地的完整陆海生态梯度,呈现出河漫滩湿地、淡水沼泽、滨海盐沼、滩涂湿地等多样化生态。

完整的陆海梯度是黄河三角洲区别于其他世界大河三角洲的重要标志。记者看到,因陆海淡咸水梯度变化,淡水芦苇-白茅群落、柽柳群落、盐生芦苇群落、盐地碱蓬群落、蔓草群落等植被连续带状分布格局鲜明。

为保护好陆海植物的原始生境,最大限度维持其自然梯度特征,在恢复水系循环连通的基础上,采用治理与恢复相结合方式,以治理互花米草为先期任务,及时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等原生植物,恢复海岸带湿地的原真性。

互花米草为外来入侵物种,繁殖力超强,在其密集区域,海流减缓、潮沟淤塞,本地物种盐地碱蓬、海草床大面积消亡,沿海贝类、蟹类等底栖生物窒息死亡,鸟类栖息觅食地大量减少,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保护区联合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开展互花米草入侵机制与治理技术科研攻关及工程示范,创新探索“刈割+翻耕”治理模式,近年来已累计治理8733公顷、清除比例达99%。

结合治理工程,保护区疏通阻塞潮沟76公里,充分恢复海岸带范围内湿地和海洋潮汐的交流,为原生物种恢复提供天然条件;采用植株移植、种子种植和自然恢复3种方法,成功修复海草床50公顷,成为山东省海草床修复的首个成功案例和一次性修复面积最大的海草床项目。

保护区是一个新生代湿地生态系统,河海相激、水盐拉锯、土壤贫瘠,不利于植物生长。盐地碱蓬作为盐沼湿地的优势物种,耐盐性强,能固定富集有机质、改良土壤,堪称盐沼湿地先锋植物。

谢湉表示,在黄河三角洲,由于受潮汐侵扰,盐地碱蓬种子被反复冲刷,缺少停留与锚定的机会,保护区通过人为模拟天然坑洞、构造动物挖掘产生的凹凸异质性地表,提高秋冬季盐地碱蓬种子的截留效率,有效恢复了盐地碱蓬群落。

2022年,保护区修复盐地碱蓬2450公顷、修复海草床50公顷、增殖底栖生物100公顷,跟踪监测评估互花米草治理区域,确保治理成果。

智能识别监测鸟类

保护区是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横跨全球9条鸟类迁徙路线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2条线路。每年,南来北往的鸟类超过600万只,被国内外鸟类专家形象地称为“鸟类天堂”和“鸟类国际机场”。

近些年,得益于水系连通、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底栖生物恢复保护等工作,鸟类数量持续攀升。

保护区管委会助理工程师马平川介绍,保护区设立初期,鸟类共187种,如今增至373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分别有26种、65种,有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其全球总量的1%,东方白鹳、黑嘴鸥、白鹤等旗舰种鸟类种类、数量稳步增加。

“快看!那边巢里有东方白鹳。”站在鸟类观测站二楼,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王安东指引记者们观鸟。

东方白鹳为世界濒危、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2003年首次出现在保护区并“安家落户”,2005年首次繁育2巢7只幼鸟;此后,连续10多年在保护区繁殖幼鸟,更有部分东方白鹳不再进行季节性迁徙,而长期定居于此。

为让东方白鹳更好地繁衍生息,保护区建立了人工招引巢。“现在,保护区每根电线杆上,都能看到人工招引巢。电线杆不通电,确保鸟儿安全。”王安东说。

2022年,东方白鹳繁殖种群增至152巢470只,已累计成功繁育雏鸟2748只。保护区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中国东方白鹳之乡。

这里还是黑嘴鸥的全球第二大繁殖地和中国黑嘴鸥之乡。繁殖种群最早记录始于1992年,调查发现2处黑嘴鸥繁殖地、共9窝170只成鸟。

2006年,保护区实施生态补水工程、鸟类栖息地改善工程,为黑嘴鸥繁殖提供稳定繁殖地,繁殖种群数量持续增加,2022年达9712只。

保护区一千二管理站湿地恢复区是黑嘴鸥最大的繁殖地,每年3—7月,在地面筑巢的黑嘴鸥在有稀疏盐地碱蓬和低矮芦苇的泥质滩涂产蛋孵化。这时,在远处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滩涂上一窝窝鸟巢。

保护区已建成鸟类动态实时监测系统,每一只进入监测范围的鸟儿都会被自动识别、记录,鸟类调查不再依靠人工,也杜绝了监测盲区。鸟类智能识别系统上线后,鸟儿进入监控区域,种类、数量都会实时记录。

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大屏上,鸟儿们的“一举一动”清晰可见。采访当日,正赶上一枚黑嘴鸥鸟蛋成功孵化,小鸟破壳而出,踉踉跄跄行走在滩涂,萌态十足。

在黄河三角洲这片自由乐土,水草丰美、百鸟翱翔,生态品质正持续向好。(张萌)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