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创建“志愿林长”模式,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由志愿林长主导的“白沙河入海口青春鹭岛生态修复工程”被中央电视台报道;“为鸟安家·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行动入选2022年“生态文明全国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志愿林长徐立强受邀参加“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和《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向国内外嘉宾讲述《生态保护城阳故事》,获得广泛赞誉。
壮大队伍 激发活力
城阳区制定《关于聘任城阳区志愿林长的通知》,从社会志愿者、社区居民、林业专业领域专长人员等群体中选聘35名“志愿林长”,建立了区级志愿林长工作队伍。
志愿林长队伍向基层延伸。8个街道建立了志愿林长队伍,部分社区建立了志愿林长小组。授予12个社会志愿组织、学校、居民小区等单位为城阳区“志愿林长工作站”,以实体化促进活动常态化。
城阳区将部分政府项目委托志愿服务组织实施。2022年,政府提供资金支持近100万元,社会组织及个人提供冲锋舟、防腐木等财物支持10余万元;协助志愿林长在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过境地安装红外线监控相机52台,提高观测监测的智能化水平。
表彰奖励。印发《志愿林长奖励激励办法》,今年年初,对工作特别突出的8名志愿林长、1个志愿林长工作站进行了表彰奖励,颁发了《城阳区优秀志愿林长证书》。
两年来,全区开展义务巡查护鸟行动110余次,清理非法网具1万余米,制止非法猎捕行为20余次;共带动5个社会组织、53所学校、56个企业、300余家物业小区、近万名志愿者参与,形成了“一网百站千点”的良好局面。
文明实践 筑牢基础
推进生态道德教育。全区开展生态科普教育进校园活动近140场次,组织学校师生开展生态保护实践活动50余次,53所学校获评“生态道德示范学校”。夏庄街道源头小学等12所学校被评为“中国湿地学校”,数量居全国区县第一。
打造野生动物救助体系。建立分布式野生动物救助网络,开通24小时救助热线,实施收容、救助、放归一体化。累计收容救助野生动物412只,救治放归304只。开展野生动物监测记录,制作发布野生动物专题纪录片《生命周记》100期。
筑牢舆论宣传阵地。组织开展“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60余场,举办野生动植物主题科普展、书画展12场次,累计受众超过10万人次,营造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社会风尚。(刘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