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6月6日,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坚持科学治沙,全面提升荒漠化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了我们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的决心。”蒋齐委员说。
围绕提高防沙治沙亩均投入标准、加强腾格里沙漠跨省区联防联治、加强“三北”工程农田防护林建设等,蒋齐委员开展了深入调研走访,建议稳步推进新时期“三北”工程攻坚战高质量发展。
适当提高防沙治沙亩均投入标准
作为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蒋齐委员扎根宁夏扬黄新灌区、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资源植物保护培植、沙产业开发等研究示范工作,足迹踏遍宁夏山川,用青春和汗水染绿了片片荒滩。
蒋齐认为,实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6%的目标,三北地区是重点增绿空间。近年来,三北地区各省区大力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工作,不断扩大绿色空间,推动山川大地由黄变绿,使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保持“双缩减”。但三北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度大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加之受降水等资源禀赋的影响,植绿难度和成本逐年增加。
长期以来,三北地区的荒漠化治理资金由中央财政亩均补助资金和各省区及市县财政的亩均补助资金构成。由于经济欠发达,三北地区地方财政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予以保障。各地生态修复预算资金主要用于修复治理后期的养护管理,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防沙治沙资金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荒漠化治理进程及成效。
蒋齐建议,在国家层面提高荒漠化治理标准,适当提高乔木林、灌木林、防沙治沙亩均投入标准,通过工程治沙、种植、封育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理,提高荒漠化地区的治理质量和成效。
加强腾格里沙漠跨省区联防联治
腾格里沙漠跨越内蒙古阿拉善盟、甘肃武威市、宁夏中卫市等三省(区)三市(盟),是我国西北路沙尘的主要策源地,是我国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腾格里沙漠(贺兰山西麓)区域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关键区。
近年来,三地市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围绕腾格里沙漠防沙治沙目标任务,在各自行政辖区推进了“三北”工程五期建设、退耕还林、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规模化防沙治沙、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实现重点治理区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现“双缩减”。
由于腾格里沙漠被三市(盟)行政分割,联防联治的理念落实还不到位,存在风口治沙行动不协同等诸多问题,影响了防沙治沙整体效益的发挥,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风沙口多、路径长和沙源地分布广,阻击难度大;二是防护林体系不完整,防护功能不强;三是各地治理侧重不同,未形成联防联治合力。
为加强腾格里沙漠跨省区联防联治,蒋齐建议,坚持系统观念,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治深度合作机制。按照中央统筹、省区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总要求。三省(区)三市(盟)建立腾格里沙漠联防联治工作协调机制,深化合作、齐抓共管、协调联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重大合作事项,联合开展资源保护巡查执法检查,依法打击毗邻区域破坏生态环境和林草植被资源行为,形成协同治沙、管沙、用沙的工作新局面。
坚持模式创新,推动央地合作互补开展联防联治。引入有实力的央企参与腾格里沙漠的联防联治,打破省际省内行政区域界限,探索工程、生物、光伏治沙模式协调发展路径。统筹采取沙化土地“治”与“防”措施,开创央地合作、政企协同、携手治沙的工作新局面。
坚持示范引领,打造防沙治沙标志性样板工程。将腾格里沙漠放在大区域景观尺度下审视,紧盯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等关键地带和主要风沙危害区。目标一致、多措并举、形成合力,重点在交界防风阻沙带建设、交界退化林草修复建设、产业生态廊道建设、区域综合治理、科技治沙等5个方面开展跨区域深化合作,着力打造标志工程、精品工程。
加强“三北”工程农田防护林建设
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粮食生产具有增产稳产作用。“我国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始终把农田防护林置于工程建设的优先发展地位,农田防护林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河套平原、汾渭平原、河西走廊等粮食主产区的耕地免受风沙、霜冻和干热风等危害,对保障粮食稳产高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蒋齐委员介绍。
但在实地调研中,蒋齐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对农田防护林认识不足、责任落实不到位、耕地保护压力等因素,目前的农田防护林建设面临新造难、更新难、管护难等问题。“三北”工程区农田林网化率已由2010年的54.47%下降到2018年的44.13%,并持续形成下降趋势,对平原农区粮食安全生产和生态安全屏障稳固构成严重威胁。
农田防护林被誉为农业生产的“绿色卫士”,如何在三北地区进一步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蒋齐建议,全面压实农田防护林建设责任,在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组织实施中,将农田防护林作为重要的配套基础设施。明确农业农村部门配套建设农田林网的主体责任,将农田防护林建设作为项目设计、建设、验收时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明确林草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职责,全程参与农田防护林建设技术指导和核查验收等环节。
要科学有序开展农田防护林建设。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爱游戏平台的游戏大厅客户端如何 《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意见》及《三北工程六期规划》精神,因地制宜开展农田林网建设,有序落实规划任务,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同时,要科学合理更新改造老化退化农田防护林,加大老化退化、缺网断带农田防护林修复改造力度,把农田防护林建设成为多林种、多树种并举,网带片、乔灌草相结合的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把农田防护林建设、更新、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实行严格考核,确保现有农田防护林面积不减、功能不降。”蒋齐建议。
强化农田防护林要素保障,完善投入政策,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农田防护林建设力度。在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单列农田防护林的投资份额。保障生态用水,合理布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农业节水灌溉和农田林网渠系,合理配置生态用水指标,创新用水模式,保障必需的农田防护林生态用水。加快推进《农田防护林建设技术规程》国家标准制定工作,从政策层面和实施层面解决农田防护林建设用地、资金支持、管理责任等问题。(黄山 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