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植新绿。眼下,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5000亩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乔灌混交林项目区,平地、架设高压线、打机井、铺设节水滴灌管设施等造林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随着130万棵梭梭、胡杨苗木到位,为期约10天、近万人次参与的春季植树即将展开。
“我们计划在2024—2030年期间完成81.57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其中,2024—2026年规划治理面积36.97万亩。到时,沿车尔臣河东岸,将形成一片新的绿洲长廊。”
且末县委常委依拉木江·牙生对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充满了信心和决心。信心源于且末县通过20余年防沙治沙工作,总结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河东治沙模式。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埋村屯,小风石头滚。”这句话曾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且末县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且末县地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三面环沙,沙漠面积超过其县域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于降水稀少且蒸发量大,风沙频繁、极度干旱,特别是其东面沙漠与县城仅一条车尔臣河之隔,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全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对于且末县而言,防沙治沙工作的“棋眼”落在车尔臣河东岸。
“防沙治沙工程开展以前,且末县城车尔臣河东岸区域多为流动沙丘,几乎没有植被覆盖,并且以每年10—12米的速度向县城方向推移。车尔臣河是且末的母亲河,县里90%的灌溉水源来自它,一旦沙子淤积河中,后果不堪设想。”且末县林草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卡米力江·吐尔逊说,历史上,车尔臣河曾因风沙逼迫三次改道,对且末县城带来了极大影响。
为了阻挡沙漠继续向县城推进,堵住环绿洲周边生态防护屏障缺口,筑起县城东向生态防护屏障,1998年且末县成立防风治沙工作站,启动了河东防沙治沙生态工程。
且末县第一批防沙治沙护林员闯进沙漠,挖坑、种树,在沙漠边城打响了家园守卫战。当时23岁的帕提古丽·亚森就是其中一员。
“那时,一年四季都要连续发生多次沙尘和沙尘暴天气,频率和范围、强度至今让人心有余悸。一遇上风沙天气,父亲就非常焦虑,他说:‘再不治理,恐怕且末县城又要被迫搬迁了。’”帕提古丽·亚森说,她在父亲的鼓励下,放弃了别人眼中干净舒适的办公室工作,选择到与沙漠为伴的治沙站,成为且末县第一批女性治沙员。
沙漠气候十分恶劣,春季强沙尘暴多发,空气里的尘土让人很难呼吸,沙粒吹打在脸上犹如针扎。特别是夏天,沙漠地表温度高达60摄氏度,烫得让人站不住脚。
“铺设滴灌管道的时候,我们完全就是靠人工。当时,没有机械,全部都是背着管子徒步前行,要不然就把管子绑在腰上。”帕提古丽·亚森坦言,面对艰苦条件,任谁都会有动摇的想法,但想到父亲的话、想到家乡,她还是坚持下来了,一干就是19年。
近日,记者跟随帕提古丽·亚森登上河东治沙基地观景台,极目远眺,株株红柳、梭梭连成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郁郁葱葱的防风林令人为之震撼。
如今,铺设管道的工作均由机械完成,不仅效率高,还节约了人力。
在且末,有超过150万人次参与治沙防沙,昔日的黄沙正在被绿色装点,而这正是以帕提古丽·亚森为代表的几代治沙人不断努力的成果。
如今,一条东西宽1—7公里不等、南北长23公里的生态长廊,逐步在车尔臣河以东的沙漠区域建成,有效阻止了沙漠由东向西移动侵蚀且末绿洲。且末县植被覆盖明显增加,形成了绿洲外围固沙、阻沙、阻风,绿洲内部生产、居住环境和谐稳定的生态屏障和防护体系。且末的区域小气候和人居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
卡米力江·吐尔逊向记者展示了且末县治沙前后生态要素对比的表格,从1999年到2020年的20年间,且末县沙尘暴天数从16天下降为11天,扬沙天数下降了39%,降水量提升了17%,蒸发量降低了0.7%,相对湿度增加了2%。
“今年,我们这里下了两场雪、一场冰雹,这几天还下了两场雨。对我们来说,降水太珍贵了,对春季植物生长帮助太大了!”卡米力江·吐尔逊难掩激动之情,指着前一日刚下过雨还湿润着的沙地说。
昔日,黄沙遮天蔽日,紧逼县城;如今,防风固沙铺展且末美丽底色。且末县已形成了人进沙退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坚持沙产业和以林养林的发展思路,在林间大力发展肉苁蓉、文冠果等经济作物,构建完整的产销链,年产值逐年上升,走上了可持续治沙养林的新路子。
“矢志不移,艰苦奋斗,防沙治沙,播绿惠民。”看着河东防风治沙基地傲然挺立的16字标语牌,记者不禁想到从库尔勒前往且末的飞机上,一位新疆小朋友看着舷窗外的风景,感叹道:“他们都说且末周围都是沙漠,这不是挺漂亮的吗!”这或许就是对且末一代代治沙人最真挚的肯定。(张萌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