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红二师就是由此北渡赤水河,揭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在贵州赤水丙安红军渡口遗址前,导游正向游客介绍。
2002年,丙安修起一座124米长的铁索桥。现在,游客前往红色旅游景点丙安古镇,重走红军路,不必再蹚过赤水河。
红色是赤水的代表性符号。
1929年,赤水诞生了贵州省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发动了“四渡赤水”战役,留下了多处战斗遗迹和红色印记。
丙安古镇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一渡战役中红一军团指挥部所在地,也是赤水传承红色文化的一个缩影。
古镇背靠大山、面向赤水,临水多是吊脚楼。红色景点人潮涌动,红色故事代代传颂。
翠竹是赤水的又一代表性符号。
从采访团进入赤水地界的那一刻,所到之处都有翠竹的身影,满目翠绿,满山翠竹。
赤水市林业局局长廖艳飞介绍,1999年,赤水被列为天保工程县(市),2000年正式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
一“退”一“禁”期间,赤水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行了封山育林,开启了退耕还竹的生态治理模式,天然林资源实现恢复性发展的同时,也构筑起竹产业发展的基础。
“当时,如何在保护好绿色家园的同时,保证群众有合理的收入来源,成为市委市政府面临的最大难题。最终,当地广泛种植且采伐后可循环生长利用的竹子脱颖而出。”廖艳飞说。
竹子根系发达,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当地1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竹。现在,赤水河每年减少排入长江的泥沙量近500万吨。
赤水还考虑了竹子替代木材的作用。通过“以竹代木”,全市每年实现木材替代60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节约6万亩森林。
得益于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赤水天然林资源快速增长、森林质量稳步提升。
2000年,赤水天然林面积71.76万亩,目前已达82.0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21.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至82.51%、位居贵州省第一。
数字高增长的背后,一棵棵翠竹无疑是功臣。
赤水是“中国竹子之乡”,种竹历史悠久,竹林占林地面积60%,占国土面积比例和农民人均占有竹林面积位居全国第一。
赤水竹林面积从2000年的53.2万亩增长到2020年的132.8万亩,规模在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广泛种植竹子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始终保持在每立方厘米3万个以上,当地空气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赤水良好的生态孕育了以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景区,每年吸引大批游客。
葫市镇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南竹密布,竹海湖水清岸绿。众多游客正划着小船,在湖中欣赏竹海风光。
拾级而上,漫步在竹林间,俨然置身森林浴场。登上公园制高点观海楼,竹海尽收眼底。浩瀚的竹海与赤水河、丹霞地貌景观交相辉映,山风拂来,倍感清爽。
葫市国有林场场长蔡红专说,贵州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于1993年由葫市国有林场申报建立,拥有竹类25-30属、300-400种,是贵州最大的竹类品种园。
青青翠竹为赤水带来了丰富的工业原料,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了实处。
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一位竹农正在砍绵竹。他告诉记者,按照公园要求,每一丛最少留下5-8株,砍下的竹子将被送到工厂,每吨可以卖到400元。
“园内竹子采伐严格按照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原则,我们不给竹农额外支付工钱,但是砍伐的竹子归他们所有。这样,不仅园内竹子长得更好,百姓也获得了实在利益。”同兴国有林场场长刘磊说。
2020年,赤水竹产业产值62亿元,竹产业覆盖所有农民,带动18万竹农每年人均增收超3200元,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赤水市副市长张小平表示,目前,赤水已培育各类竹加工企业近400家,竹产业已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杂竹造纸、南竹用于加工竹家具、挖竹笋进行深精加工,大力传承和弘扬竹编、竹雕、竹扇等非遗文化,推动以竹林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成功构建了全产业链体系,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道路。
在竹运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红赤水集团有限公司和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一根根竹子变成纸制品、工艺品,进入全国各大超市。
赤天化纸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竹浆单系列生产企业。在生产车间,竹子经过切片、发酵、漂白等20多道工序,变成一摞摞原纸。这些原纸将被送往其他纸业公司经由裁切、分包,加工成各类生活用纸。
“公司每年需要竹子原料140万-150万吨,本地收购比例超五成,每年为当地及周边农村提供200万个工作日的采伐就业机会。”赤天化纸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云义说。
下一步,赤水将大力发展竹循环经济,全面倡导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模式,着力打造循环经济的赤水样板。利用当前南方电网投资的生物质发电厂,综合利用赤天化纸业、西南家具园产生的废料、采伐竹原料产生的竹枝丫等废材,实现变废为宝。
连绵的翠竹让赤水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成为长江上游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红色赤水正焕发绿色生机。(记者张萌)
相关阅读
访红色圣地 看绿色新貌|遵义赤水:“红色土地”上的富“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