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年> 人物聚焦

张英善:一位林业“匠人”的家国情怀

2021-04-0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打印本页

分享到:

三九时节,寒风刺骨,寒潮在山野间侵袭弥漫。在黑龙江省伊春森工集团乌马河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乌马河林场分公司一个叫“西北岔”的附近的山中,一位老人手执镰刀,在荆棘密布的林中穿行。他时而查看林木长势,时而割打藤条灌木,进行透光。

这位老人叫张英善,是乌马河林场分公司的一名退休党员。46年时间,他用忠诚和奉献诠释着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躬身践行创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他先后获得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感动龙江”人物(群体)荣誉称号,2020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栽不好树,算什么林业工人”

张英善的父亲是一名老林业工人,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生态的种子早早的就在幼年张英善的心中扎了根。自记事起,他就看见父亲一年四季都在大山中摸爬滚打,干着采、育等工作。艰苦而琐碎的林业工作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小他就对营林工作心生向往。

1975年,张英善如愿成了一名林业工人。工作之初,老父亲叮嘱他:“要多向老工人请教,学好造林技术,好好保护树木。”

20世纪80年代,“大帮哄”和“大锅饭”较为常见,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部分栽植的树苗免不了“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的命运,造林成活率不高。

别人熟视无睹,张英善倍感伤心,生性认真的他不服气:“我父亲是老林业工人,我也是一名林业职工,一辈子跟山和树打交道,栽不好树,那算什么林业工人!”

1981年,张英善有了自己的“试验田”,他承包了3公顷林地,他要用事实说话。造林季节前夕,北方依然春寒料峭,他就提前上山进行试造,探索保苗的好方法,熟悉植树的各个环节,手冻得红肿、手指头干裂出一道道口子。造林时节,他和妻子天亮前起床动身,两人背着上百斤的树苗,步行七八里山路,一干一整天。

好经验在苦练中取得,张英善在探索中总结了造林成活率高的3个秘诀:一是“顶浆造林”,为此,他在每年的4月20日左右,就开始上山试造,比其他人提前10天左右;二是精心挑选、保存树苗;三是栽树时不能窝根,要扶正和踩实。

看到张英善两口子起早贪黑地干,个别人说起了风凉话:“就这两人能耐,不是傻透腔了,就是为了出风头,再不就是想要个一官半职?”

“栽树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栽树不图钱也不图官,栽一棵成活一棵,那是林业工人的本分。”面对讥讽,张英善一笑了之,依然埋头栽树。

别人栽树都戴手套,可张英善从来不戴,他认为植树是“手活”,心手相应,心苗相通,取苗、捋须子、扶正、培土……他都用一双大手来完成。每天,手指往土堆里插上几千次,他细致到把树坑里的石块、草根都捡拾出来。时间长了,指尖裂缝出血,指甲破损脱落,双手肿大,黑黑的,分不清粘的是土还是鲜血结痂。张英善是用真情、汗水和心血在栽树。

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荒芜越要成林,这是张英善自年轻时就秉持的信念。在造林中,他碰到了“拦路虎”——“红眼塔塘”水湿地。由于这样的地块地势低洼,水、泥、草混杂成一个个小水塘,终年不干涸,地块条件差,苗木成活率低,因而在这样的地方实施造林十分困难。面对困难,张英善二话不说,开来了拖拉机,硬是把难缠的塔头翻了一遍,再打成一条条大垄,然后在处理过的塔头上刨穴造林。塔头湿软黏,使再大的劲儿也不易刨出一个像样地穴。为解决这个难题,他把镐头磨得极其锋利,千百次挥镐,把塔头刨成碎块,然后再精工细作,挖坑栽树。栽植中,若穴深超过25厘米,就要透过新翻上来的塔头层,把树苗栽种到床基上,使树苗能得到充分的水分滋养,确保树苗的成活率。就这样,他承包的水湿地,树苗成活率达到98%,攻克了水湿地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

“没人要的我承包”

踏着积雪,张英善走进一片松林,用手抚摸着一棵棵松树,不禁感慨万分:“这片林子是我1985年栽种的,之前的小苗苗,如今都已长成参天大树。看着它们,我心里高兴呀!”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张英善都是迎难而上。当时,在进行国有林地分包经营时,大多数职工都抢着承包离家近、地势好的林班,而距离远、水湿地等却无人问津,承包工作停滞。这时,张英善站了出来:“先让大伙挑选,没人要的我承包。”这句掷地有声的话瞬间打破了僵局,承包工作顺利进行。

1984年,张英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办了乌马河林业局第一个家庭性林场。接下来的10年间,他承包了300公顷造林地,每年造林30公顷。10年躬身劳作,10年雨雪风霜,曾经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是郁郁葱葱。他为小兴安岭的绿水青山默默地奉献着。特别是他将验收合格的300公顷造林地一次性归公,彰显了一名林业工人浓浓的家国情怀。

46年埋头苦干,46年绿染群山,他硬是用已累弯的腰身、变形的十指,栽活了100余万株树,创下了一个生态奇迹。

“永远跟大山在一起”

多年来,张英善关注最多的是眼前刨的每一个坑、栽下的每一棵树。一年又一年,他在守望凝视着一片片长高的林、一座座蓊郁的山中,竟不知老之将至。

2011年,他退休了,从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待在林中。从那时起,他和老伴就搬回农丰西北岔,住在林子旁边。

“我呀,就是一粒种子,在林区扎根发芽,小的时候就像树苗,成年了,就像这参天大树,到老了,就叶落归根,把骨灰一埋,融入森林土地,永远跟大山在一起。”老人对生态的热爱和忠诚,天地山林可证。

退休后,他依旧是栽树,以勤劳、皲裂的双手续写他的生态历程。春季造林时,他闲不住,拎着桶装着苗,带着小镐头,钻入林子,见有空地,就补植,直到一棵棵幼苗扎住了根,他才放心。秋天,他带着劳动工具,挖坑、锄草,进行秋整地,为来年春季造林做足准备。春秋两季,他更忙了,成了义务护林员,在林间清理枯枝烂叶,一遍遍地巡逻,严防有人带火上山。冬天,他也总往林中跑,看看林木长势,看到藤条灌木,他就用镰刀进行割打,进行透光作业,利于林木生长。退休10年来,张英善又累计栽树8万余株,仅买树苗就花费1.5万余元。如今,这些新树长势良好。

劳作之余,张英善多次进林场、到机关、赴企业宣讲,讲述自己的造林经历,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自觉投入生态文明建设中。2020年11月27日,从北京载誉归来的张英善又第一时间回到乌马河林场分公司进行宣讲,与员工们分享自己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体会和感受,激励大家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让这方山水绿起来、美起来。(刘斌 文/摄)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