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2023全国两会> 共话美丽中国建设> 履职故事

孙喜玲:扎根人民 振兴乡村

2023-03-09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打印本页

分享到:

走访村民、收集意见,谋划新建花卉暖棚、扩建精品民宿……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长梁乡大石砬村党支部书记孙喜玲格外忙碌。“我得多听听大家的想法,让提的建议接地气。”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孙喜玲深感责任重大。

大石砬村全村585户1414人,过去是深度贫困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07户650人。

2013年底,38岁的孙喜玲离开工作多年的北京,毅然决定回乡创业。“父母、孩子都在大石砬,回乡工作能够多陪伴他们,也能为村子发展做点事儿。”孙喜玲有着浓浓的乡土情结。

经过学习摸索,孙喜玲选择种植马铃薯,并于2016年牵头成立了九林种植合作社,吸纳部分村民、建档立卡贫困户前来务工。

孙喜玲年轻勤快、头脑活,村民在她身上看到了希望。2018年8月,孙喜玲被乡亲们推选为大石砬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挑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担。

“说实话,起初心里真没底。”对于村子的发展门路,孙喜玲动了许多脑筋。“道路一直是制约村子发展的瓶颈,村民对修路的呼声很高。”解决出行难问题成了孙喜玲的头等大事。

在河北省林草局驻大石砬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街道在3年内全部实现硬化,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

路修通了,致富门如何叩开?经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考察发现,大石砬村土质为肥沃的富硒黑沙土,且当地温差较大,很适合种植食用百合。

相比孙喜玲等的兴奋,村民们大都处于观望状态。直到村里一位种植大户试种了40余亩,最终产量1200余斤,驻村扶贫工作队又帮忙联系了销路,收益可观。

眼看食用百合变成了真金白银,村里人纷纷开始尝试种植。2019年,大石砬村共种植食用百合180亩,2020年扩至400亩,2022年超过1000亩。如今,大石砬村已种植12个食用百合品种,产量稳定、销售顺畅,还陆续引入种植金莲花和万寿菊。

鲜花种植上了轨道,孙喜玲开始琢磨乡村旅游。“‘草原天路’东延线穿村而过,发展旅游,大石砬村有基础。”她和村干部一起调研探索,在村北建设了138亩生态公园,规划了自然观光区和萌宠动物园,还配有服务驿站。

面对前来赏花游玩的游客,孙喜玲又发现了新机遇——发展民宿经济。“村集体出资打造了两栋民宿,内设12间房。”孙喜玲指着村北白墙灰瓦的房子说,村里计划动员村民以房子入股参与民宿项目,享受分红收益。

在孙喜玲的带领下,大石砬村于2019年底顺利脱贫出列,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8年以前不足2000元提高到2022年的约1.3万元,翻了6倍,村子还获评了“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样板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称号。

这些年,孙喜玲获得的荣誉很多: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北省乡村振兴“领头羊”、十佳脱贫致富女能手、全国“双带”农村青年人……但她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情”。

作为来自农村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孙喜玲的心里总是装着村民。今年全国两会,她将密切关注生态、人才、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

“我要当好乡亲们的代言人,办好乡亲们的关心事。”孙喜玲期待,提的建议能够为大石砬村带来更多改变,帮助村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刘倩玮)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