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科学绿化> 工作动态

“万里长城第一台”实现绿色“逆袭”

2021-01-11 来源:新华社

【字体:打印本页

分享到:

新华社西安电(记者姜辰蓉、李亚楠)在陕西省榆林市城北红山之上,镇北台雄踞于此。从这座“万里长城第一台”眺望,四周一片郁郁葱葱,高台登临宛若绿海行舟。蓝天、白云、雄壮的高台、辽阔的林海,组成让人豪情顿生的塞上美景。

榆林古时为边塞,境内遗存有战国秦长城遗址312公里、明长城遗址1170公里。镇北台位于榆林城北4公里的红山之巅,为延绥巡抚都御使涂宗浚于明万历三十五年所筑,是长城线上最为宏大的观察指挥所,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登临镇北台,65岁的榆林市长城学会会长段云飞分外感慨:“过去的镇北台,不是这个样子。”昔日他年少独登台,看到的是无垠的黄沙,“周围的沙子几乎将镇北台掩埋,春秋时节,更是黄沙漫天”。

榆林长城沿线北面,正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据史料记载,毛乌素沙漠曾不断侵袭,明万历年间,像红山这样的榆林城外之山已是“四望黄沙,不产五谷”;到清雍正年间,榆林城已是“风卷沙土与城平,人往往骑马自沙土上入城,城门无用之物”。

据当地人说,当时的镇北台之外黄沙浩瀚难觅草木,惟台内营房附近有两棵老榆树顽强生存下来,这也是仅剩的一点“珍稀物种”。

转机来自新中国成立之初。

1950年,第一次全国林业会议提出“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方针。当年4月陕西省政府制定了“沿古长城线东自府谷大昌汉,西到定边盐场堡,营造陕北防沙林带”的规划。毛乌素沙地大规模植树造林、生态治理由此拉开序幕。

“有了政策榆林人开始扎扎实实地种树治沙,长城沿线是重点治沙区域。”段云飞说,“20世纪70年代,我们青年团员就和民兵一起,在镇北台周围植树造林。”

30多年过去,段云飞青年时代种过的树木,早已融入镇北台四周的无边林海之中。

有多少人曾像段云飞一样在镇北台种过树?已无详细记录。

而70年来,又有多少人为毛乌素治沙付出过努力?

榆林市林业部门一份数据显示,仅在20世纪80年代,榆林就有44万户农民承包荒沙地等900多万亩,涌现出不少千亩、万亩的个人承包造林治沙大户。

林业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70年来,原本有着“驼城”之称的榆林,森林覆盖率从0.9%提高到如今的33%,当地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明沙已经难觅踪影。

如今,6万亩樟子松等常绿树木组成的主要“方阵”,拱卫着镇北台,其间点缀、渲染着各种花草、灌木和其他树种。

“我每年都要到镇北台走上几次,不同时节这里总能看到不同层次的景色。几十年前春天常见的风沙没了,冬天也到处都是翠绿的。”段云飞说,“这风景就像画的一样。”

数百年来陷黄沙,今朝归来却葱茏。70年时间,这座“万里长城第一台”终于实现数百年未有的绿色“逆袭”。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