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明璀璨,华夏大地上独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极大地推动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世界遗产保护合作提供了“中国方案”。
这几天,在浙江杭州举办的2021“杭州良渚日”系列活动吸引各地游客打卡。两年前的7月6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里的考古发现展现了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国家形态,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伟大文明成就。如今,通过5G、VR等数字化手段的运用,良渚的史前文明走近了百姓,而通过科学规划,遗址保护区周边的农文旅产业得到有序发展。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增12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目前共有55项世界遗产,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从纵贯八省份的“中国大运河”到横跨四省区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从“土司遗址”到“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这些根植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推进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各地通过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对自然遗产保护力度。武夷山是我国四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之一,山区内集体土地占比达到66.6%。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当地没有实行简单的区内人口迁移的策略,而是积极探索保护区域内居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保护方案。将区域内居民生产生活面积控制在10%左右,以茶叶等经济作物替代传统的砍伐,以此实现武夷山国家公园90%面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地处江苏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是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2019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当地划出720亩专用地,通过生态修复、制定管理细则,打造了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两年来,来这里栖息的鸟类新增22个种类,达到410种。在全球沿海区域潮间带栖息地的消失和退化的大背景下,这里的候鸟种群数量不降反升,成为自然遗产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本”。
在着眼国内世界遗产保护的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保护行动,先后开展了柬埔寨、尼泊尔、缅甸、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文化遗产修复工程等,在肯尼亚、埃及等20多个国家开展多项联合考古,为世界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