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共青林场坐落在美丽的潮白河畔,是北京市属唯一的国有平原型林场,也是北京东部潮白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多年来,林场事业稳步发展,2013年,林场结合场园一体化建设要求建成共青滨河森林公园,为百姓提供了尽享森林福祉的休闲游憩场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是林场美景的真实写照。
为首善之区构筑绿色长城,为了这片来之不易的林海,一代代共青人为之辛勤耕耘、接续奋斗。
胡耀邦同志为“共青林场”题名
时势造就共青林
“冬春一片荒,夏秋一片江,白天屋点灯,车过辙就平。”
20世纪50年代末,潮白河每年夏秋两季河水经常泛滥,冲毁两岸大片农田,使河流改道,河床淤积成大面积沙滩。每年春冬季节,遇有大风天气,沙子满天飞扬,农田、房屋被掩埋,百姓饱受风沙水患之苦,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春播二三次,秋收不过几斗粮,一遇重灾年,籽粒不归仓。”
国家为了根治潮白河风沙源,变水害为水利,于1958年开始修建密云水库,1960年竣工。密云水库的建成,不仅起到了截流蓄水的作用,还消除了水患灾害。水库以下潮白河两侧露出的大面积沙滩地,为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959年,胡耀邦同志率团中央机关干部来到潮白河植树,并亲手题字命名成立“共青林场”。此后,林场职工和10多万名青少年及首都各界人士在此植树造林,掀起了潮白河风沙源治理的高潮。
1963年,500多名15-18岁热血青年,放弃城市生活来到共青林场,为林场增添了新的活力。他们治沙治水、植树造林。一代代人绿了荒滩白了头,用青春和汗水换来这片绿色林海。
那个年代,林场没有电、没有路、没有机械,职工住民房、点油灯、睡土炕。挖坑、运苗、栽树、浇水都是人工作业。每人每天挖土20立方米以上,栽植大苗100-150棵。手磨出了血泡,鞋底磨出了窟窿。为激发职工劳动热情,林场开展各种劳动竞赛,重点工程搞大会战。在竞赛中,最高纪录一个班组人均日挑水282挑。由于体力消耗过大,男职工每月要吃近50公斤粮食,定量每月23公斤粮食根本不够吃。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同志来林场视察,被职工们战天斗地的干劲所感动,为林场职工特批了口粮,保证职工们吃饱肚子。
多措并举谋发展
林场建场之初,尽管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共青人却始终把科技兴林作为兴林播绿重要手段。从1962年至1983年的21年间,林场共开展科研项目24项。这些项目中,有20项已出结论,有16项已推广应用并指导生产实践。林场总结出适宜沙荒地造林和低洼地造林的树种是群众杨和小黑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选择了不同的树种进行造林。在沙荒地上进行杨树和刺槐混交造林促进了杨树的生长,此项成果获1982年度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杨树插干深栽造林,解决了干旱沙地造林成活和灌水问题;深栽打眼机研制成功,解决了机械化造林问题,大大提高了造林进度。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了台田造林、小管出流节水渗灌专利、智慧林业等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为林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林场森林覆盖率达85.5%,林木蓄积量达11.3万立方米。
自1984年以来,林场不失时机,大胆尝试以副养林,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业,先后对外合作兴办了北京高尔夫球俱乐部和北京青少年绿色度假村。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企业早已完成政企分离,并在共青林场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共青滨河森林公园正式建成,标志着共青林场完成了“防护林-用材林-生态公益林-景观林”4个发展阶段的转变,“文化引领,场园一体”建设迈上新台阶,林场从此走进新时代。
航拍滨河森林公园 余厚民摄
资源管护结硕果
最美不过共青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青林场站在建设生态文明新的发展起点上,朝着建设智慧林场的目标迈进,先后被www.ayx.com 、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授予“全国国有林场十大标兵单位”“全国十佳林场”“首都文明单位”“北京防沙治沙先进单位”“首都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北京市林业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林场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建设现代林业精细化管理平台,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为详细记录林场26万多棵树木的基础信息,整整两年时间里,林场新一代青年早出晚归,在野草与蛛网间奔忙。1.5万亩林地、4380万余步,艰辛付出使共青林场所有树木都有了 “户口”,林场的日常管理工作从此步入了大数据时代,这标志着全国首个林场林业精细化管理平台的建立。据林场技术人员介绍,林地栽植的每一棵树都会在精细化管理平台出现一株规格一样的电子树,现实和虚拟的两株树同时在生长。
智慧林业在共青林场开花结果。智能管理平台使林木抚育更加精准,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准确知道林木的具体分布,景观改造更有计划性,森林文化长廊、杨林解说步道、文冠果园等重点工程因势而建,避免了多砍多伐;细化了树种分布,病虫害防治工作更有针对性,使林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首都园林绿化系统中始终名列前茅,成为标兵单位。
森林资源是林场发展的命脉,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是林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间,林场以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森林经营管理为重点,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抚育措施,确保森林的生态安全。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部署,林场按照“保护发展园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名木保护管理责任书”要求,对辖区内林地林木、名木区实施巡查管护。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辖区内未发生过一起破坏、侵占森林资源等违法违规事件,保障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保障边界安全维护。为方便管理、明确责任,2018年,林场对边界全面加装围栏、设立告示牌,增派巡护人员看护,有效保护了林木及生态资源安全。
加强名木管理。2016-2020年,林场每年按照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规范的要求签订名木管护责任书、养护合同,总结并参与完成名木的看护、管理、数据统计、文本上报等工作,使名木保护管理制度化。2019年,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开展古树名木树牌核查的通知》,对全场225株名木的树牌、管理现状和生长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2020年7月,根据《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规范》《首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检查考核工作方案》,并结合林场名木生长现状,对名木及其周边区域启动一级常态化管护作业,提升日常巡查、管护力度,夯实了林场名木保护工作的基础。
开展专项检查。2016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开展的《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园林绿化资源保护专项检查工作》《2018年度森林督查工作》《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工作》《北京市“绿卫2019”森林执法专项行动》《绿地认建认养及公园配套用房出租问题专项清理》《涉林涉绿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关于开展林地占用和林木采伐(移植)批后检查监督工作》等,上报相关数据、进度文本、汇报材料,上级部门审核并实地检查后,对林场工作及实际管理情况给予了好评。
植绿爱绿创品牌
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是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载体。2017年3月,共青林场被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为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基地。2019年6月,林场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认定为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首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把林场作为开展义务植树的首选地点之一。
共青林场积极落实8类37种尽责形式,倡导履行义务植树多样化,分季节开展义务植树尽责接待活动,“林间挂鸟巢活动”“义务植树家庭日活动”“市民签名纪念义务植树40周年活动”陆续开展。将义务植树尽责结合春季园区景观提升改造,创新义务植树尽责模式、细化工作流程,制定工作规范,实现“春植、夏认、秋抚、冬防”义务植树全年化。2017-2020年,林场高标准完成了国家有关部委、市级多个部门、各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重大植树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共193场次。同时畅通多种公众植绿尽责方式,全面推动群众性义务植树活动的深入开展。累计接待市民植树尽责1.1万人次,折算尽责株数约3.3万株,发放尽责证书3000余份。
几代共青人,执着坚守;万亩共青林,郁郁葱葱。如今,林场以滨河森林公园为平台,以打造平原造林精品生态林为抓手,以推广“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为服务特色,全面推动场园一体化建设。新时代共青人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接力传承、绿色发展”的共青精神,以大地当纸,镐锹当笔,继续绘制美丽共青发展蓝图,为首都园林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霍兴华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