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党史学习教育> 开新局

塞罕坝精神:奋斗创造绿色奇迹 实践诠释“两山”理念

2021-01-22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打印本页

分享到:

春有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有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有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有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有一弯“深绿”,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扼守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筑起一道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这,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

很难想象,在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却是一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草木不见,黄沙弥漫,风起沙涌,肆虐地扑向北京城。

从1962年开始,三代塞罕坝人用50多年的时间,将这片曾经林木稀疏、风沙肆虐的荒僻高岭,变为112万亩人工林海。这里的4.8亿棵树木,排起来可以绕地球12圈。

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什么是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意味着什么?循着绿色的召唤,穿行在林海里,从每棵树、每个塞罕坝人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使命在身 接续拼搏甘奉献

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紧急从全国18个省市的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127名毕业生,和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向荒漠进军。

“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原国家计委在批准建场方案时,发出了这27字号召。

1962年,20岁出头的赵振宇是承德农专农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在志愿去向一栏中写下的是:服从组织分配。几天后,他和大家一起唱着歌上了坝,成了第一代塞罕坝人,后来成为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原副场长。

刚刚40岁的王尚海,当时是承德地区农业局长。这个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像是要奔赴新的战场,带着妻子孩子上了坝,出任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

1964年,河北省承德市承德二中一个宿舍的6位女学生,集体给林场写了一封请愿信,誓言将青春献给塞罕坝的壮丽事业。林场郑重地向她们表示欢迎。姐妹6个欢呼雀跃奔赴坝上,书写了“六女上坝”的时代传奇。

响应党的号召,听从党的召唤,完成党的任务,纵有千难万险在所不辞。塞罕坝人的信念和坚持,让听到这些荡气回肠故事的人们为之动容。

塞罕坝人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1962年、1963年两次造林失败后,于1964年春天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从此,塞罕坝的造林事业开足马力,最多时1年造林8万亩。

1984年,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生刘海莹来到塞罕坝,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二代塞罕坝人。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艰苦的环境中,老一代务林人的榜样力量是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到后来担任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场长,刘海莹与场内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索出一套适合塞罕坝地区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成为全国森林经营的样本。

2005年,河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于士涛,成了第三代塞罕坝人。走过了最初的寂寞和迷惑后,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浩瀚林海,与技术人员一起完成了“森林防火关键技术研究”等6大林业尖端课题,现已成长为塞罕坝分场场长。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塞罕坝人的理想就是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信念就是一定要让荒原披上绿装,有了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他们的骨头更硬,意志更坚,办法更多。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启新的征程。塞罕坝的绿色攻坚,也向着更强的堡垒进发。

最后的近9万亩石质荒山,大多岩石裸露,土层只有几厘米,最大坡度达到46度,好比在青石板上种树。在石质荒山造林,连专家都断定种树难活。塞罕坝人采取大穴整地、客土、覆膜等措施,让这9万多亩石质荒山全部实现了造林绿化。

“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风沙,严霜镶被边。”第一批上坝的李秀珠老人的这首诗,道出了几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创造奇迹的豪迈气概。

再难,树,都能一棵棵种出来;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在塞罕坝精神鼓舞下,更多的“塞罕坝人”在神州大地不断涌现。

在燕赵大地,“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教授35年如一日,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带领乡亲们找寻生态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他先后取得研究成果28项;推广林业技术36项,技术推广面积1826万亩;带动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

在云南保山,曾任地委书记的杨善洲退休后,主动放弃安享晚年的机会,带领群众历尽艰辛义务植树造林5.6万亩,让大亮山披上绿装。2009年4月,杨善洲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

“风起沙石走,十年九不收。”“荒山变成绿海洋,百鸟欢唱花果香。”这新老民歌描绘的是山西右玉县几十年间的生态巨变——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到52%,翻了170多倍。新中国成立以来,右玉县历任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使右玉县逾一半面积被森林覆盖。

不畏艰苦 奋斗创新不停步

艰苦创业,一直是塞罕坝人奋斗的主旋律。从拓荒植绿到护林营林,塞罕坝人从未停下创业的脚步。塞罕坝的创业史,也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造林科技攻关的创新史。塞罕坝人对绿色发展的执着,体现在严谨求实、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上。从造林工具的改革到机械造林的成功,从一粒种子到壮苗上山,从一棵幼苗到万顷林海,凝聚了科技人员的汗水和智慧。

在塞罕坝工作了20多年的原河北省林业厅厅长李兴源,通过引进樟子松种子,用雪藏种子育苗法,成功培育出了樟子松壮苗,从此樟子松在坝上落地生根,解决了沙地、石质阳坡造林绿化树种问题,今天国内同类地区依然效仿学习。

为了加快造林进度,尽快恢复本地的森林植被,1962年来到林场的原林业部造林司工程师张启恩和工人们边干边研究改进了植苗锹,创造了“三锹半缝隙植苗法”,看似简单的一插、一提、一拧,却比传统方法造林功效提高一倍以上。

沙地造林难上难,林场已过世的老科长王文录当年带领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创新了沙棘带状密植、柳条筐客土造林等一系列新方法。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科学求实、创新不止,在塞罕坝几代专业技术人员中接力传承,他们的许多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部分成果填补世界同类研究领域的空白,国家和河北省多项造林、防火标准和规程,或是由塞罕坝林场编制,或是采用了林场提供的技术数据。

塞罕坝的“绿”启示人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突出尊重自然的理念,提高科技创新在造林中的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植树造林进程加快,林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植树造林的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所长张建国说,近年来随着林业科技的发展,林木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不断提升,一年中适合造林绿化的时间明显延长,造林季节已不是影响和限制植树造林进度的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新的造林理论和模式也不断显现。如基于近自然经营理论,人工林的营造开始采用多树种混交模式,形成复层林分结构,林分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不断提升。

“与以前只重视造林规模不同,如今我们要科学造林、规划先行。”江西省林业局造林绿化处处长李军说,在造林绿化过程中江西开始推动造林结构由单一树种向针阔混交林转变,建立稳定健康的生态体系。同时,在规划造林绿化工程时,沿沟谷和山脊要同步规划防火隔离带、防火通道建设,做到进有通道、退有余地。

在雄安新区,“千年秀林”项目建设3年多以来,一套适合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合作造林新机制正在不断实施。新机制下,通过创建良性致富生态,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调动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千年秀林”的每株树苗上都挂着一个带有二维码的铝制小标牌,通过它可查询苗木的树种、产地、生长信息等。

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近年来,各地不断创新造林方式,让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推广普及,“网络植树”已经成为可能,不仅增进了义务植树的群众性和广泛性,而且激发了义务植树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2018年11月,全国绿化委员会、www.ayx.com 发布《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走“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规划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绿化,以水定林(草)、量水而行,乔灌草结合、封飞造并举”的科学造林之路。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森林覆盖率80%。 孙阁 林树国摄影

绿色发展 赓续初心铸忠诚

森林每生长出1立方米的林木蓄积量,平均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这是大自然回馈给塞罕坝的巨大财富。

“荒原变成森林,森林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在无声无息中变成金山银山,塞罕坝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链条。”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场长陈智卿说。

塞罕坝发展进程中,有一段无法回避的阵痛期。当时,木材销售占林场全部收入的90%以上,销售渠道单一,主要供应给煤矿用于巷道支护。随着各地小煤矿接连关闭退出,木材价格跌入谷底。

红线之下,塞罕坝建立了极严格的林业生产责任追究制,一旦发现超蓄积、越界采伐林木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坚决追究责任。

塞罕坝人摒弃了卖木材的传统经营方式,把最擅长的育苗投入产业经营。几年时间,8万余亩绿化苗木基地一片嫩绿,1800余万株树苗可供商业销售,每年给林场带来近千万元收入。

在开发旅游上,塞罕坝人算清了开发与保护的大账,严格控制入园人数、控制入园时间、控制开发区域、控制占林面积。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根基。从荒山造林到生态育林,从提供原木材料到提供生态产品,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塞罕坝人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塞罕坝人把对自然的朴素感情升华为对绿色发展的坚定信仰,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之无愧的范例。

专家指出,“在极寒、干旱、高海拔的艰苦恶劣条件下,塞罕坝都能够建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岭’,其他地方完全能走出一条可复制的生态文明之路。”

在燕赵大地,一个又一个绿色传奇不断续写。经过半个多世纪持续不断的造林绿化,河北有林地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10多倍,特别是近5年来,全省每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都在500万亩以上,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9.64%提高到目前的34%。在北京冬奥会举办地之一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当地从2015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7.93亿元,新增造林面积72.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52.38%提高到67%,奥运核心区则达到80%。

放眼全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污染治理强力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幅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土地沙漠化的治理,从来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我国却创造出治沙成功案例——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来,陕西榆林以每年1.62%的荒漠化逆转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的面积。今天,毛乌素地区的沙化治理率已达到了93.24%,这片沙漠生命将尽,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宁夏西海固,曾经“苦瘠甲天下”。这里干旱缺水、生态恶化、地瘠民贫,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尚不足600元。移民搬迁,百万农民出深山;退耕还林、封草禁牧、封山育林,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多种增绿举措齐头并进……如今行走在西海固,已是满眼苍翠,换了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禁止洋垃圾入境、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实行河长制湖长制等,一系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开展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改革试点,重新组建生态环境部和自然资源部,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制定修订的法律达十几部之多,除了新环保法,还有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成为遏制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武器。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横亘在河北最北部的塞罕坝显得愈发年轻,愈发壮丽。历久弥新的塞罕坝精神,深深镌刻在每一株树木之上,融入了塞罕坝的四季与晨昏。这面精神旗帜,正源源不断地汇聚起强大力量,激励着全国人民阔步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岭”上。(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