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年> 基层动态

访红色圣地 看绿色新貌|若尔盖:红色草原绘就绿色新画卷

2021-07-08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打印本页

分享到:

为了采访红色草原的绿色发展印记,5月25日,我们来到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上午一场漫天的大雪让我们体会到了大雪覆盖下的绿意盎然的美丽,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艰难。陪同采访的涂胜告诉我们,若尔盖享有“中国最美高寒湿地草原”的美誉,素有“川西北高原绿洲”和“云端天堂”之称。

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

“青青的牧场,蓝蓝的天,牛羊撒落在天地间;牧歌悠扬,琴声悠远,格桑花开遍野满山,啊,红军走过这片草原……”

没错,如诗如画的若尔盖,一脉传承着共和国的红色基因。

若尔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是四川省通往中国西北省区的“北大门”。

80多年前,中国大地上有一群人,他们渡过湍急河流,翻越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他们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他们艰苦卓绝的万里行军,叫长征。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皆由若尔盖县出川入甘,若尔盖县也是四川省境内红军三大主力均走过的唯一的县,开国“十大元帅”中有九位从若尔盖经过。

在若尔盖,曾经的巴西会议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一次关键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若尔盖,红军赢得了长征十大经典战役之一的著名的包座战役,扫清了北上的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使得国民党军企图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阴谋彻底破产。

在若尔盖,有班佑村,是当年红军走出草地后见到的第一个村寨。当年红军刚刚走出草地,饥寒交迫,班佑百姓无私奉献,把自家的牦牛和粮食拿出来支援红军。

……

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艰难历程大部分都在若尔盖县境内,“七根火柴”“丰碑”“草地夜行”“金色鱼钩”等众多感人至深的长征故事至今仍回荡在若尔盖大草原,成为绿色高地若尔盖富饶的红色资源,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若尔盖人。

时值5月下旬,记者来到若尔盖,天高气爽,绿草茵茵,奔驰的骏马和成群的牛羊……的确,80多年前的艰难险阻早已不复存在,记者听到最多的只有一句,“若尔盖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淡淡的话语透射了若尔盖与中国革命的非凡联系。

若尔盖,已凝结为红色中国永久的精神财富。

天蓝、水净、草绿的绝美画卷

或许很多人还不曾知晓,主体为长江流域重要省份的四川,也是母亲河黄河流经的省份。黄河流经四川正是在若尔盖,且是四川唯一的县域。黄河在若尔盖迂回曲折,是四川、甘肃两省的界河。黄河一级支流白河横贯若尔盖,在汇入黄河之前也是百折千回,恰在若尔盖形成九曲黄河第一湾,并由此成为四川和甘肃两省共享的湿地胜景,若尔盖大湿地、大草原因此更加壮阔,更加迷人。

若尔盖湿地保护区占地16.6万公顷,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湿地。花湖草原生态旅游区为若尔盖湿地保护区“实验区”的一部分,位于若尔盖县西北部热尔大草原腹心,海拔3468米,面积6.74平方公里,主要由花湖湖泊、花湖生态、安多藏族民俗体验三大部分内容构成。

花湖湖内及湖泊周边植被丰富,有藻类、苔藓、蕨类等植物,湖内生长着高原鳅等15种濒危鱼类,周边栖息着黑颈鹤等珍稀动物,每年3月下旬,上千只黑颈鹤从云南大山包和贵州草海等地飞回若尔盖。

行走在花湖的栈道上,眺望远处,是如绿毯般的草地,闲散的牛群正在享受着这里的惬意。逐渐深入,才发现这里有更多惊喜。牧草返青,可爱的土拨鼠会时不时探出脑袋左右张望。

走近湿地,湖水清幽湛蓝,偶尔刮来一阵冷风,让平静的水面荡起几波水纹,鸟儿或是驻足,或是扑啦一声振翅高飞,它们在这里自在地飞来飞去,一点也不怕人。

“它们是一家吧。”远处传来游客的讨论,原来是灰雁妈妈和爸爸带领着几只小雁正在湖里悠闲地觅食,后面有一只小雁掉队了,大家都在为掉队的小雁着急,也想让前面的雁妈妈雁爸爸耐心等待。一番讨论后才发现,它们原来不是一家子。

很多人认为花湖就是花的湖泊,其实花湖最吸引人的是在这里栖息和繁衍的成千上万只水鸟,花湖被当地藏民称为“措茬茬”,意为“五彩斑斓”的湖泊。

傍晚是花湖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在落日余晖中,天水一色,浮光万顷。一路上,大家边欣赏美景,边感叹花湖的美。正如花湖一样,整个若尔盖,静态与动态的美都达到了极致的和谐。

生态修复成效提升民众幸福感获得感

近年来,若尔盖县坚持草原湿地生态修复治理,已累计投入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资金2.3亿元,精心打造了以山水凝诗、以林草绘画、以诗画兴旅、以文旅富民的花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蝶变。

以堵增湿,强化湿地之美。几年来,若尔盖实施草原湿地扎堵608处,建成生态堤坝4630米,恢复湖泊周边半沼泽和干沼泽892公顷。花湖面积也由2010年的215公顷扩大到650公顷,目前的花湖,自然水位提高了52厘米,水天相接,鱼戏清波、百鸟翔集,引人入胜。

限牧兴草,彰显旷野之美。为了恢复原生态,一方面,若儿盖县开展人工种草、退牧还草3.58万亩,禁牧限牧493万亩。一限一兴之间,草场的产出反而提高了,每亩草产量由350公斤增加至420公斤,其中花湖区域草地植被覆盖率增加12个百分点,达到87%,以花湖为核心的若尔盖大草原终于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原生态旷野的绝美画境。

另一方面,若尔盖以草原流沙地、露沙地治理为重点,以种草、柳沙障、生态毯等为建设模式,让近50万亩沙化草地重披绿装,沙化草地植被覆盖率增加30%以上,若尔盖自然生态重现生机与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注重生态修复的同时,若尔盖实施禁牧限牧,牧户每亩草场分别可得7.5元、2.5元生态奖补资金,年人均因此可增收640元。如花湖生态旅游区,每年从每张门票提取20元反哺周边牧民854人。若尔盖的生态奖补惠民政策目前已累计兑现森林、草原等等生态保护补助资金4730多万元,让10万人次农牧民充分享受到了生态红利。

文旅产业富民是若尔盖绿色发展的亮点。若尔盖以花湖生态旅游为引擎,以旅游需求服务为导向,涌现出花湖天街综合旅游设施、大千世界农牧家乐、西部牧场景点化酒店、吉祥娃娃手工合作社等一批文旅融合新业态。2019年若尔盖实现旅游收入15.9亿元,农牧民人均增收2373元。同时,当地政府将花湖生态停车场经营收益权让渡给老百姓,2019年实现收入110万元,周边牧民年人均增收1288元。

若尔盖县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伴随着“山水林田湖草”整体推进的生态旅游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而配套的各类旅游服务业态,若尔盖累计创造就业岗位680余个,年人均增收2.4万余元。

传承了红色基因,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若尔盖如川西北高原的一颗绿宝石,正熠熠生辉。(记者康勇军 马睿 通讯员阿西 涂胜)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