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如今的浙江台州临海林场,森林铺展、连绵不绝。时光倒退到64年前,这里却是一片岩石裸露的荒山秃岭。从荒芜的“帽子山”变成绿色茫茫的国家森林公园,背后是三代护林人的接续坚守与付出。
临海林场始建于1957年,扩建于1971年,经营总面积5.7万亩,森林蓄积量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3.5%,下设兰辽、大岙、九支山、大雷山4个分场20个林区点,绝大部分面积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是灵江、永安溪水系源头。
近年来,临海林场围绕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目标,育林木、抓基建、促产业、建队伍、强示范,逐步建成“生态保护优先、产业发展充分、基础设施完善、林区富裕和谐”的生态公益型现代国有林场。全国十佳林场、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浙江省国有林场建设突出贡献集体……一项项荣誉也接连而至。
第一代 敢教荒山换新颜
为响应党中央“绿化祖国”的号召,1963年、1964年先后有34名知青从杭州走进九支山林场,从此与大山为伴、与林木结缘。1970年前后,又有一批临海知青追随前辈的脚步来到林场。那时的他们,平均年龄只有十七八岁。
“刚到林场的头一年,我们都难以适应这里的生活,但是植树造林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再苦再难也要克服。”今年76岁的老知青倪里奋回忆。
曾经的大山生活,许多场景他依然历历在目。当时的九支山、大雷山都是老百姓不要的“帽子山”,土壤贫瘠。开荒育林没有捷径,老党员、老职工冲锋在前,凭着死一棵补一棵的倔强,日复一日地重复造林。
除了贫瘠的土地,第一代林场人还要面对艰苦的生活。没米没菜,酱油烧汤也算是一餐;遇到毒蛇野兽,在老前辈的指导下,知青们从害怕变成了见怪不怪;简陋的护林房冬天漏风飘雪,为保暖,知青们穿着衣服睡觉,再在被子上压上一大摞书;忍不住想家的时候,就偷偷躲起来哭一场,一抹眼泪转身又投入新一轮营林生产。
艰难岁月里,支撑他们前行的信念很简单:为荒山绿化出一份力。
冯济杰、陶岳良、蔡修楼、罗碧云……对于许多人而言,这些名字普通又陌生。但正是这些平凡的第一代林场人,始终牢记着“植树造林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啃下“硬骨头”,打趴“拦路虎”,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为荒山铺绿打开了第一道口子。
第二代 以林为家谋转型
在第一代林场人的不懈奋斗下,绿色逐渐成了林场底色。
林子有了,发展的底气足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摆在临海林场面前。林区何时能通路?如何做好林区的生态文章?接过接力棒的第二代林场人担子依旧沉重。
进入20世纪,临海林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营每况愈下。在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时任党支部书记屈卫明及时推出“稳林兴林四项举措”,分流富余人员,提高职工待遇,稳住骨干力量;减少木材砍伐量,提高林副产品收入;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更新采伐迹地,迅速提升森林蓄积量,带领林场走出困境。2013年,林场由生产经营性单位转为生态公益管理型,从木头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逐渐走出了一条党建强场、转型兴场、生态立场新路。
多年的生态建设,临海林场森林资源大幅度提升,森林蓄积量从12万立方米提高到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75.75%提高到93.52%。如今,林场已拥有国家二级以上保护植物9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种,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23种、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36种。
要想富,先修路。在林区修一条公路,是林场人半个世纪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当时林场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万元,修路并非易事。
在屈卫明心里,林场就像自己的家一样。他想尽办法要资金、讨项目,为林场硬件提升谋出路,屡有碰壁也不泄气。最终,他为兰辽林区公路项目建设争取到了170万元资金。
然而8.6公里的道路,交通设计院预算的建设资金要600多万元,加上其中6.5公里的路要通过2个镇街的40余户村民的林地,征地政策处理和费用补偿又成为难题。
这时,林场职工纷纷站了出来,大家决定拿出当年职工收入的30%支援道路建设。通过反复与交通设计单位磋商,按分步实施的方案,最终用了300万元,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林区第一条水泥路的路基工程。
这条林场人盼望了几十年的道路终于在2011年建成。蝶变,从此在大山里悄然发生。
新一代 实现林场智治管理
路通了,人才就来了。
从2015年开始,以大学生为主的第三代林场人开始崭露头角,逐渐接过了新时代的接力棒。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潘学飚正是踏着这条路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兰辽分场,成为了临海林场历史上的第一个研究生。也就是从那时起,林场翻开了现代化、智慧化的新篇章。
2.3万亩的兰辽分场,老护林员们做林地测量全靠脚步,一个罗盘仪、一张地图,护林员们带上午饭,一上山就是一整天,数据要是有偏差,又得重新测量一遍。大学生来了以后,护林员身上的背包开始慢慢变轻。
深入接触巡山护林后,潘学飚体会到林场需要一番更新,现代化的元素是林场最缺乏也是最迫切需要的。
为解决老护林员们巡山靠罗盘容易偏差的难题,潘学飚趁浙江省推行“智慧林场”建设的东风,研发制作出GPS测量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修建了120公里的防火线。从前靠脚走,现在只需一架无人机,大大提高了林地测量的效率。
通过技术更新,林场搭建了专属森林防火系统,建立了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的森林消防网格,林区一旦发生火情,护林员们可在第一时间发现并科学制定扑救路线。利用掌上防火码,实现林区消防管理全链条、火情可追溯。
“原先我们怕麻烦,不太愿意学这些高科技。自从感受到了网上操控带来的便利,我们就天天催着小潘再捣鼓出一些新的‘云护林’方式。”老护林员黄桂仙说。
科学技术创新让护林不再是份“苦差事”正慢慢由愿望变成现实。
新一代林场人通过大力建设智慧林场、数字林场,实现林场智治管理。创办“兰辽香茗馆”,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拓展茶叶销售渠道。
从植绿、守绿到富绿,如果说第一代林场人是用铁脚板踏出一条培育保护路,第二代林场人是用不懈拼劲,蝶变出一条改革发展路,那么以潘学飚为代表的第三代林场人,则是用科技赋能,传承出一条生态富民之路。(张科 赵希元 应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