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林草新闻> 动植物保护> 物种保护

国宝扬子鳄四十余载绝地重生路

2024-01-1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打印本页

分享到:

越冬搬运 高斌 摄

初冬时节,雨后的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显得异常繁忙。10多名工人正忙着帮助扬子鳄转场越冬,其间偶尔会传来扬子鳄如闷雷似的吼叫声。

“今年冬天冷得晚,转场比往年迟点。”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汪洪双一边说,一边穿着防水服走进齐膝深的池水中,用铁钩在水里一探一勾,一条一米多长的扬子鳄便浮出水面。随后,他一只手抓住扬子鳄的尾巴,另一只手捏住扬子鳄的嘴,把他抱在怀中。再经过10多位同事依次传递,把它们放置到岸边的转场车上。然后送去冲洗、消毒,进入人工越冬房。

“除了正常的转场越冬外,保护区今年首次开展就地越冬,另有2000多条扬子鳄将自行爬进人工洞穴里越冬。”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章松介绍,2021年,保护区投资1615万元开展了栖息地内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在饲养池旁建造了人工洞穴,并配套安装监控、保温供暖等系统,不仅改善了扬子鳄越冬的环境,也避免了在抓捕过程中对扬子鳄造成伤害。

“新家”

扬子鳄属爬行动物,俗称“土龙”,因其主要生活在长江(扬子江)而得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起源于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有“活化石”之称。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等影响,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仅零星分布在皖东南地区和皖、浙交界地带,曾一度濒临灭绝。

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1979年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成立。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此,这一濒危物种在人类的保护下,有了自己的“新家”。

25岁的王朝林是当时扬子鳄新家的“家长”。这名“奶爸”上任后,一干就是37年,直至退休。“刚开始条件相当艰苦,对鳄鱼的了解少之又少。”今年69岁的王朝林,精神矍铄,谈起自己陪伴了一辈子的扬子鳄,他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研究中心刚成立时,从野外救助了212条扬子鳄。在没技术、无设备、缺经验的情况下,他和同事们从零开始,摸索着人工繁育扬子鳄的科学研究工作。

“野生扬子鳄适应能力很强,只要给它吃的、喝的,有住的地方就没大问题。”刚开始,王朝林和同事们在安徽师范大学教授陈壁辉的指导下建了人工繁育养殖池,扬子鳄死亡率也很低。但是,时间久了他们发现了新问题:扬子鳄不繁育。

王朝林请教专家,最后发现按照工业化标准人工建造的洞穴,扬子鳄不适应。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参照野外环境建起了生态繁殖区。“1980年建好后,1981年就产卵了。”他说。

“接下来最难的是让幼鳄成活。”王朝林介绍,那时候因为过早喂食、没有适宜的温度过冬等诸多因素,幼鳄的成活率很低。经过不停地论证摸索,大概花了5—6年时间,他们终于让幼鳄的成活率达到95%。

就这样,陈壁辉教授和王朝林等一批管理研究人员花了10年时间,先后攻克了野生鳄饲养关、鳄卵人工孵化关、幼鳄饲养和越冬关、野生鳄在人工饲养下繁殖关以及子代人工鳄繁殖关等五大饲养繁育技术难关。

到1988年,第一代人工繁育的扬子鳄已经开始产卵,标志着人工繁殖由鳄到蛋、由蛋到鳄的整个生物周期全部完成,翻开了世界珍稀野生动物养殖史新的一页。

王朝林回忆说,从零开始做研究很清苦。那时候保护区有时会停电,为了确保小鳄鱼越冬温度,他和同事白天晚上轮流守着发电机。为了搞清扬子鳄是怎样交配的,他爬上观察台,吃饭让人送,白天用望远镜,晚上用夜视仪,在上面蹲守了七天七夜……

也正因初代科研人员的坚守,扬子鳄人工繁育设施不断改进、繁育规模日益壮大、繁育技术标准化体系日臻完备。扬子鳄的种群数量也迅速增加,现扬子鳄人工繁育种群数量已超1万条,并具备年繁殖近千条幼鳄的能力,保护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扬子鳄种群繁育基地。

“我希望有一天扬子鳄能回到长江去。”对于未来,王朝林有更多的期许。

事实上,为扩大扬子鳄野外种群,彻底摆脱极度濒危状态,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也探索了卓有成效的路径,扬子鳄回归大自然的“路”正在铺就。

“回家”

“太温馨了。”“小鳄鱼萌萌的。”不久前,一段视频在网络上传开,一只调皮的小扬子鳄趴在妈妈头上,扬子鳄妈妈静静地、耐心地浮在水面一动不动,任由其在身上享受日光浴。

这是2023年8月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泾县保护管理站站长庞帆在定期开展幼鳄监测时,观察到的温情画面。他深有感触地说,自从保护区开展扬子鳄放归工程后,这种母子情深的场景,经常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2019年起,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省开展规模化扬子鳄野外放归,5年累计放归扬子鳄1500条。根据2023年野外调查结果,估算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接近1200条。自2021年以来,共监测到野外扬子鳄产卵57窝,孵出幼鳄714条,绝大多数幼鳄生存状态良好,扬子鳄野外种群繁育结构更趋合理。

事实上,安徽开展扬子鳄的野外放归活动可以追溯到2001年。当年11月,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启动“扬子鳄保护与放归自然工程”,该工程为国家15个野生动植物重点拯救项目之一。

“野外放归活动从2003年正式开始,第一年我们试验性地放归了3条扬子鳄。2006年到2018年,每年都进行了小规模的试验性放归,共计108条。”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办负责人周永康介绍,“作为中国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扬子鳄,人工繁殖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而物种真正意义上的存活,要看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是否能够生存。”

扬子鳄放归有一套严格、科学的程序,20多年的放归工程也让安徽总结出独有的扬子鳄“返乡”经验。如,放归的扬子鳄都是体态适中、体表完好、肤色光亮、精神状态良好。并且通过DNA遗传背景分析,按照雌雄2∶1的比例挑选亲缘关系比较远的作为放归对象。

同时,为了确保放归后扬子鳄更好地适应野外环境,安徽在宣城市高井庙建立了扬子鳄野化训练区,放归前的扬子鳄都会在这里进行野外生存技能训练,让它们练习自主觅食、营造洞穴等。

“我们会在放归的扬子鳄的皮下注射一枚电子芯片,如同它们的‘身份证’,包括性别、体重、体长、放归地等信息。”周永康说,在接下来的巡查或救助中,只需要用读码器扫一下,就能读取到这些信息,帮助科研人员判断扬子鳄放归后的生长情况和活动规律等。

“放归后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庞帆说,保护区内有工作人员进行巡护,如果发现扬子鳄出现受困、受伤等情况,会及时进行救助,“除了加强对扬子鳄野外种群的监测和科学研究,我们还会做好科普宣传,进一步促进保护区人鳄和谐。”

宣教

前不久,保护区管理局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引来了宣城中学的60名师生。

活动中,管理局自然教育导师带领学生们观察认识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在木栈道上近距离观察扬子鳄的形态特征,在宣教馆深入了解扬子鳄的进化史、生活习性等。

宣教馆是管理局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的,于2021年6月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该馆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扬子鳄为主题,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教于一体。

目前馆内设置了“扬子鳄的身世”“扬子鳄的特性”“扬子鳄的保护”等3个科普知识和1个文化体验展厅。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影像、模拟体验、野生动物标本展示等方式,运用透明触摸屏、虚拟成像等新技术,全面揭示扬子鳄的身世之谜,系统介绍了扬子鳄的古今兴衰史,重点总结了当前扬子鳄的研究和保护成果。通过体验项目,让参与者感受扬子鳄具有打洞特长、隐藏本领的独特魅力。

“扬子鳄主题宣教馆自开放以来,接待访客29万余人次。”管理局宣传教育科科长刘端群介绍,该馆致力于公众教育引导,讲述扬子鳄故事,传播扬子鳄文化,普及保护知识,激发公众爱鳄护鳄热情,引导更多的人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为提升宣教水平,管理局在全省率先完成自然教育规划编制和自然教育课程开发,编制的《国宝扬子鳄》自然教育原创作品获首届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大赛三等奖,《扬子鳄与它的家族》获得梁希林业科普作品奖三等奖。同时开展“进课堂”“进森林”等自然教育活动,吸引国内大中小学生参加。

此外,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主题宣传日,管理局还会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扬子鳄保护宣传“进社区 进学校”活动。

“学生们直观深入地了解扬子鳄的历史演变过程,感受扬子鳄人工繁育和野外保护成果的来之不易,进一步树牢了他们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安徽省宣城市夏渡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保护扬子鳄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相信在社会各界和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小鳄鱼的“返乡路”一定会越走越顺。(纵强 刘端群)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