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曾广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及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由于朱鹮飞翔时羽下呈橘红色,加之朱鹮营巢在大树上,过去只有大户人家的祖坟或房前屋后才有大树,所以朱鹮停歇在谁家就表明谁家兴旺,被誉为“吉祥鸟”,深受群众喜爱。上世纪70年代起,人们在野外再也看不到朱鹮的踪迹,曾一度陪伴在人们身边的“吉祥鸟”神秘消失了。中科院刘荫增研究员历时3 年多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也没有找到朱鹮的踪迹。1981年5月,他带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了秦岭南坡的洋县。就在他准备收拾行囊失望而归的时候,却意外地他姚家沟发现了当时仅存的7只朱鹮。
鹮科鸟类繁殖时,每窝要产够4 枚卵亲鸟才开始孵化。如果因意外少了一到两枚,母鸟会再产卵补够4 枚。科学家利用这一特性,在繁殖期从野外巢穴中取卵进行人工繁殖,这样既保证了野外繁殖数量不会降低,也逐步建立起了人工种群,为后期的野化放归提供了种源。
摄影/张永文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次出差,就是参加朱鹮的种群数量调查。1990年7月,我来到了朱鹮的重新发现地洋县,一住就是3个月。这里让我最痛苦和无法忍受的就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蠓”,当地人叫做“小咬”。我从小生活在秦岭北方干旱地区,刚去秦岭南坡潮湿的水乡,根本不知道还有这种动物,加之自身也没有抵抗能力,当地人被咬了根本无所谓,可我浑身上下全是包,简直是坐卧不宁、寝食难安。但让我感到震惊和内心受伤的则是发生在9月份的一起案件:1天之内发现3只朱鹮被猎杀。要知道,从1981年重新发现朱鹮,到当时野外也只有12只。也就是说,全世界的野生朱鹮,当天消亡了四分之一。当时我们所有人都感到十分压抑,就像世界末日来临,甚至悲观地感觉到恢复朱鹮种群无望。这件事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震动,从原林业部、省政府到洋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朱鹮巡护队,24小时跟随朱鹮。晚上朱鹮停歇在哪里,巡护队员就守在哪里。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天朱鹮分布范围从洋县扩大到汉中、安康、宝鸡、铜川、西安等5市16县( 区),在秦岭南坡汉中各县境内都可以见到朱鹮的身影。
朱鹮濒危的主要因素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化肥、农药的普及应用及冬水田的丧失。朱鹮的主要食物是稻田及浅滩水域中的泥鳅、黄鳝,化肥、农药在给粮食带来增产的同时,也导致水田中的泥鳅和黄鳝含有大量残留的有毒物质,朱鹮在食用后会中毒死亡或者产软壳蛋,不能孵化出小鸟。化肥的使用还改变了传统的农耕制度,以前农民在割完稻子后会在稻田里蓄上水,等第二年春季再种水稻,这就为朱鹮提供了觅食的场所。使用化肥后,农民为了多打粮食,在割完稻子后,会将地翻耕,再种上玉米等秋粮,导致冬水田大量丧失。这一现象在全世界几乎是同步发生的,唯有藏在秦岭深山沟的洋县八里关姚家沟一带,一直保存着传统的农作方式,为朱鹮保存了最后一片栖息地,也为全世界拯救朱鹮这一物种带来了希望。(金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