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年> 动态

祖孙三代的“毛乌素”之“征”:从“满眼黄沙”到“塞上森林”

2021-03-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打印本页

分享到:

“从‘生命禁区’到‘塞上绿洲’,从‘林进沙退’到大漠绿洲,我们要的不仅是‘榆林绿’,更是‘榆林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说,只有持续治沙,才能让绿水青山的颜值提升、“金山银山”的价值显现。

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曾经是中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70年前的塞上榆林从春到冬狂风席卷沙尘,北部黄沙滚滚,南区尘土飞扬。当地民众一度饱经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之苦。

石光银就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定边县的一个村子里。“风沙给乡亲们带来的苦难,带来的贫困,我记忆犹新。”石光银说,童年时代,一场场风沙,使庄稼、房屋都被沙掩埋,因为风沙危害,迫使他们家九次搬家。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下定决心要治沙。

三十多年来,石光银带领一伙陕北硬汉,在承包的25万亩国营、集体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了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沙漠虽添新绿,但石光银的儿子却在从银川调运树苗的途中发生车祸,不幸遇难。石光银将人生最大的悲伤埋进了毛乌素,也把对儿子的思念深埋于心,继续在治沙的“战场”上奋斗。

石光银、牛玉琴、张应龙……一代代的榆林治沙人,用自己的汗水与奋斗,使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

治理后的毛乌素开始向人们回报生态、产业与社会效益。近年来,榆林推广油用牡丹、长柄扁桃、樱桃等经济林新品种,同时,林木种苗、园林花卉、林下经济等产业也蓬勃发展,曾经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成为如今的宜居之地。

“开发利用沙漠资源,向沙漠要效益。”石光银和他的团队制定了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走“公司+农户+基地”模式,使治沙与致富相结合,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牧业,通过产业带动,实现集体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战略。

熟悉石光银的人,都知道他常说一句话——“我这辈子就干一件事,就是治住沙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鉴于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二次沙化可能性很大,石光银近年来开展了二次植树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面积已达5万亩,栽种了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达一百多万株。

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榆林持续大规模造林绿化,推动“塞上森林城”发展,同时以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核心,打造新时期榆林防沙治沙名片。

“如今的绿色来之不易,我们不仅要守住、守好,还要再添绿,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石光银说。

如今,石光银的孙子石健阳也加入到治沙造林队伍中。大学毕业后,主修林业技术的石健阳选择回到家乡,成为榆林“第三代”治沙人。

“我爷爷出生在沙漠中,与沙漠较量了一辈子,我要把治沙这根‘接力棒’拿稳。”石健阳说,虽然从小耳濡目染,对治沙有一定的认识,但还远远不够,做一个合格的治沙接班人,他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阿琳娜 张一辰)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