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yx.com 政府网1月4日讯如果说“塞上江南”是一篇文章,那么山地、丘陵、平原、沙丘和台地等便形成错落有致的自然段落。宁夏正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笔,在“字里行间”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区林草系统将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加快形成绿量适宜、布局均衡、系统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稳定高效的生态系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贡献林草力量。
奋战“十三五” 绿水映青山
今年,在第四届中国绿博会上,宁夏展园荣获组委会金奖、最佳植物配置奖和优秀组织奖3个奖项。宁夏展园是近年我区生态建设的一面微缩“窗口”。“十三五”期间,宁夏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推进精准造林“四大工程”建设,促进生态成果共享,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任务。全区完成营造林76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8%。
国土绿化取得新成效。“十三五”期间,组织实施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区域造林绿化工程、引黄灌区平原绿洲绿网提升工程、南华山外围区域水源涵养林建设提升工程和同心红寺堡生态经济林建设等自治区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351.5万亩。
宁夏全境列入“三北工程”规划,五年来,实施重点工程造林181.18万亩,占同期国土绿化任务的52%。同时,宁夏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精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按照新退耕还林政策,积极服务基层,充分尊重老百姓意愿,五年间争取、落实、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1.47万亩,惠及全区13个市县(区)近150万农民。
“十三五”以来,我区对天保工程区1530.8万亩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管护,完成天保工程区森林抚育54.5万亩,公益林建设59.6万亩。依托天保工程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选聘护林员累计达15101人。202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宁夏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
自然保护区建设彰显新作为。我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872.25万亩,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物种多样性增加,林草综合覆盖度持续提升,人为活动干扰得到有效控制。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宁夏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编制完成了《宁夏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送审稿)》。修订了《宁夏六盘山、贺兰山、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为构筑“三山”生态屏障提供了法律保障。
以“绿盾2017”“绿盾2018”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我区全面梳理排查自然保护区内涉及的人类活动点,取得阶段性成果。贺兰山生态保卫战打响后,169处整治点已全部完成了整治和生态修复。
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与自治区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宁夏禁食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退出补偿及动物处置方案》,禁食陆生野生动物后续处置圆满完成。
资源管护水平实现新跃升。“十三五”期间,宁夏依法加强草原保护生态修复和管理,实施禁牧封育,促进草原生态恢复,启动“大美草原守护行动”,目前,全区草原面积达3132万亩,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56.5%,连续9年保持在50%以上,2020年,宁夏2处草原自然公园入选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
“十三五”期间,制定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工作方案》。全区湿地保护总面积稳定在310万亩,重点加强黄河、清水河等流域湿地、湖泊水系保护,维护黄河沿岸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完成宁夏湿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实施退耕还湿工程。全区已初步形成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各级重要湿地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全区湿地保护率达到55%。
“十三五”期间,我区林草系统紧盯薄弱环节,强化森林草原防火责任落实,积极推广应用“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查”系统,提高综合防控能力。实现连续62年无重大以上森林草原火灾事故的发生,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
防沙治沙取得新成绩。变沙之害为沙之利,“十三五”期间,全区完成荒漠化治理687.6万亩。通过综合施策、源头治理,坚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并举,沙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实现了人进沙退、由黄变绿的转变,全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缩减”。
科技创新助推产业新发展。“十三五”期间,共实施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110个,其中33个项目建设用地在贫困县(区),推广示范面积3.1万亩,辐射面积7.2万亩。
制定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产业促进条例》《再造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规划(2016-2020年)》,明确枸杞产业现代化建设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全区现有枸杞标准化基地面积35万亩,鲜果年产量26万吨,综合产值210亿元,良种使用率95%以上,统防统治率70%以上,加工转化率25%。宁夏已成为全国枸杞产业基础最好、生产要素最全、科技支撑能力最强、品牌优势最为突出的核心产区。当前,宁夏枸杞产业被列为自治区九大重点特色产业,成立了自治区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抓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苹果、红枣、设施果树、花卉等特色经济林产业,目前,全区特色经果林面积213.4万亩,产值约3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引(扬)黄灌区为主的苹果产业带,中部干旱风沙区为主的红枣产业带,南部山区的杏产业带,城郊为主的温棚果品、温棚花卉产业。全区培育发展林下经济规模达到123.81万亩,产值5.7亿元,实现“林业发展、生态良好、林农增收”。
生态扶贫作出新贡献。绿色“银行”,生态惠民。“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共争取林业草原资金105.9亿元,其中向9个贫困县拨付林业草原资金56.8亿元,占比为53.6%,重点在推进国土绿化、扶持生态产业、发展庭院经济等方面助力脱贫攻坚。
“十三五”期间,在驻村帮扶中,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先后选派15名干部到泾源县兴盛乡兴盛村、上金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全力支持精准扶贫。同时,向www.ayx.com 争取生态护林员指标1.13万人,累计下达补助资金4.46亿元,直接带动1.1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同时,支持5211户生态护林员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林4400多亩,带动各地发展庭院经济4万亩。
谋划“十四五” 林草新画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区林草系统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一河三山”保护治理为重点,加快构建黄河生态经济带和北部绿色发展区、中部防沙治沙区、南部水源涵养区的“一带三区”生态生产生活总体布局,加快推进贺兰山国家公园设立建设,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编制完成了《黄河流域宁夏段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规划(2020-2025年)》。规划完成营造林6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00万亩,未成林抚育提升3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0%,完成草原生态修复100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7%,完成湿地保护修复144万亩,湿地保护率达55%。全区林草部门将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与修复,推动实现全区林草植被盖度和质量明显提升,山、沙、川生态修复特征明显,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显著提高,湿地功能有效恢复,流域农田得到有效保护,林草产业得到健康发展,黄河生态保护机制基本建立,干支流域生态系统根本好转,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更加巩固突出,生态公共服务更加普惠,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提供有力支撑,奋力构筑祖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