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交通网的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因高速公路车流量大、流动性好、扩散面广等因素,汽车尾气等造成了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从而影响了周边农作物的质量安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园学院教授范国强认为,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加强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治理,但至目前高速公路沿线土壤污染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对此,范国强提出3点土壤生态治理的建议:
一是开展高速公路周边土壤重金属长期定点监测。高速公路的运营时间越长、车流量越大,土壤中富积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也越高,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任务也越重。因此应积极开展高速公路周边土壤重金属长期定点动态监测,为高速公路生态廊道建设提供科学数据。
二是开展高速公路沿线生态廊道关键技术研究。不同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营造具有理想防护效益的生态廊道林必须根据林带走向、局部气象条件,开展树种选择、配置方式、造林密度、林带宽度及抚育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公路沿线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同时,缓解林农争地矛盾,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三是科学营造生态廊道防护林。以维护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保障人类健康为目标,开展生态廊道防护效益和关键技术配套研究,构建科学、高效的高速公路生态廊道建设模式,实现农田土壤环境生态修复,有效保障人类健康安全。(果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