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之后,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时代,我国植物园多学科多功能融合发展的绿色高地之特色愈加鲜明。
植物园是植物收藏地、植物博览园、植物研究院、植物艺术馆、植物课堂。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将植物园定义为“拥有活的植物收集区,并对收集区内的植物进行记录管理,使之用于科学研究、保护、展示和教育的机构”。
植物园既有“调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保存、推广利用植物”的属性,也有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公众游憩的属性,具有引种驯化、科学研究、教学辅助、游憩展示、科普宣传、资源保育等核心功能。
植物园历史源远流长
植物园的早期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埃及、古希腊,皇家园林创造出古老的园林艺术。5—9世纪,以古罗马果园为代表,还有草药园、修道院花园,植物园以植物驯化、利用为主。16—17世纪,意大利、芬兰、法国陆续建立展示、识别和利用植物药用特性及科普植物分类的植物园,并逐步发展为游览观赏园。18世纪以后创建的植物园,已经开始从全球范围广泛收集植物,并促进了现代植物分类学和植物栽培发展。19世纪以来,植物园注重园艺展示与维护,具有专类植物收集、挂牌与种子交换、农作物及其近缘种、园艺植物和特殊类群收集展示与维护研究功能。20世纪后,植物园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引种收集、迁地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与评价利用为主要功能。
目前,全球2000多家植物园收集保育植物10万余种,约占全球已知植物的30%,其中41%为濒危种。
我国是公认的“世界园林之母”,古园林艺术、药用植物栽培源远流长。《诗经》及古代药典对“灵沼”“灵囿”“医圃”多有记载,从商纣王的鹿台到汉武帝的上林苑,从西晋石崇的金谷园到宋代司马光的独乐园,从王维的辋川别业到白居易的庐山草堂,从清代“万园之园”的皇家圆明园到如今成为大众游园的颐和园,都可称之为“古代植物园”。1806年建立的香港动植物公园、1906年建立的台湾恒春热带植物园和清农事试验场植物园、1908年建立的嘉义植物园、1915年建立的辽宁熊岳树木园、1919年建立的杭州笕桥植物园、1929年建立的南京中山植物园、1934年建立的庐山森林植物园,都是我国早期现代植物园。
新中国成立时,庐山植物园是仅存的较为完整、独立的植物园。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举起了“中国现代植物园”建设大旗。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成立植物园工作委员会,开始在不同生态区域部署建设植物园。2013年,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中国植物园联盟。2017年,环境保护部以中国植物园联盟协调小组成员身份参与工作。2018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园》数据显示,全国各类植物园(树木园)162 家(其中陕西7家),分别隶属林业、科技、教育、住建、园林、农业、医药等部门,覆盖了全国主要气候区,其中热带地区32家、亚热带地区68家、温带地区62家。
新时代中国植物园体系已经成为国际植物园体系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植物园队伍发展壮大
高点起步。从1950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恢复重建南京中山植物园、昆明植物园,创建华南植物园。各行业、各地区也相继探索植物园建设。教育、林业、农业、园林、医药、科技等部门先后创建了一批植物园,注重植物调查、引种驯化及相关基础植物学研究。1960年,全国植物园发展到22家,引领了全国植物资源调查、植物学科建设。
竞相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植物园队伍乘势而起、日益壮大,创建新的植物园,丰富植物园种类,优化植物园结构,发挥植物园综合功能,涌现出形态多样的植物园类群。按种植内容划分,有树木园、专类园等;按生态习性划分,有沙地植物园、石山植物园、热带植物园等;按功能划分,有学术性植物园、社会服务性植物园、综合性植物园等。中国科学院先后创建12家植物园、各类专类园95个,收集保存植物1.5万余种,为全国植物资源研究、保护、开发与利用作出巨大贡献。这一时期,植物园建园以提升园林景观、公众教育、科普旅游、本土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引种保育为主要方向。
转型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植物园的认识与国际接轨,不再局限于植物观赏、游憩展示,更加注重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功能,一批综合性植物园应运而生,成为融合生态学、生物学、植物学、林学、园艺学等多个学科的绿色地标。
2018年,全国162家植物园总面积10.2万公顷,各类专类园1195个,迁地保护植物2.3万余种(其中本土植物2.2万余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的60%,占全球保育植物的22.1%。这一时期,不仅植物园数量增长,且功能大幅提升,综合性植物园大量涌现,倾向于全面体现植物收集、科学研究、迁地保护、公众教育、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植物园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植物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用途到多用途、从粗放管理到科学化管理、从多头管理到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植物园的理念、功能、类型、主体发生了深刻变化。
理念之变。随着植物学发展与人类需求提升,植物园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1935年陈植教授的《造园学概论》,称“植物园乃胪列各种植物聚植一处,以供学术上之研究及考证者也”。1982年出版的《简明生物学辞典》称,“植物园指收集种植各种植物,以科学研究为主并进行科学普及教育和供群众游憩的园地”。1988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称,“植物园是从事植物物种资源的收集、比较、保存和育种等科学研究的园地”。现代植物园更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强化整体功能、推动关键地区植物保护统筹部署、建立国际合作协调机制,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关键乃至领导作用。
功能之变。20世纪初,教育机构创办的学校树木园、植物园,侧重于实验教学和植物资源调查收集,功能相对单一。20世纪下半期,中国科学院创建的沈阳、昆明、北京、武汉、西安植物园,注重植物基础科学研究和植物资源调查、引种驯化等,涵盖学术性、社会服务性和综合性,引领了中国植物园发展。21世纪以来,新建及改扩建的现代植物园,更加注重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战略资源储备等多种功能,融合了植物学、生态学、园艺学等多个学科,是集综合性、多功能,集科学、艺术与文化于一体的复合机构。
类型之变。20世纪后半期,我国植物园侧重某一领域,如观赏植物园、园艺植物园、森林植物园、药用植物园等。随着植物园内涵及功能的延伸,建立了一批专为展示植物生态习性或适应某种生境的植物园,如陕西榆林的沙生植物园、新疆吐鲁番的沙漠植物园、宁夏盐池的沙地旱地灌木园、山西雁北的半干旱植物园、江苏如东的耐盐植物园、广西的石山植物园、广西柳州的亚热带岩溶景观植物园、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植物园,植物园类型不断拓展。
主体之变。20世纪上半期,我国植物园以教育系统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中国科学院为引领,城建、林业、园林、农业、医药、科技等部门根据各自实际,创建部门管理的植物园,形成各展所长、各显其能、多元发展的中国植物园体系。目前,在植物园数量上,林草部门已占据主导地位。全国162家植物园,林业部门占27%、园林部门占21%、中国科学院占9%、教育部门占9%、城建部门占5%、科技部门占5%、农业部门占4%、医药部门占3%、企业及其他占17%。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这标志着中国植物园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时代。
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这是国家植物园体系中的第一个国家植物园。(党双忍)